第23章 忠義(1 / 3)

第二十三章

郭芙與武氏兄弟回到莊內,卻無心與他們玩笑,暗自琢磨母親會對楊過說些什麼。她正走神間,丐幫弟子通報有遠客到臨,郭靖與來人交談甚歡,又將武氏兄弟與郭芙同叫了過去,讓他們拜見長輩。郭芙暗自奇怪,不知來人是誰,抬眼看去,兩人均是約在五、六十歲年紀,一個頭戴逍遙巾,手揮折疊扇,頦下一叢灰白長須,分明飽學宿儒模樣,另一人卻是一張黑漆漆的鍋底臉,虯髯滿腮,根根如鐵,站在那兒如座鐵塔似的,蒲扇般的大手上提著雙鐵槳,好生怪異。

“侄兒武敦儒(武修文)拜見師伯、師叔。”武氏兄弟雙雙上前恭敬拜言。郭芙聽到二人稱呼,心思微轉便知曉眼前乃是大理國一燈大師座下漁樵耕讀四大弟子的漁人泗水漁隱與書生朱子柳二人,亦上前見過。武氏兄弟的父親武三通即是漁樵耕讀中位列第三的農夫。他自與李莫愁一戰受傷,迄今影蹤不見,存亡未卜。泗水漁隱與朱子柳如今見到故人之後長成,自是心中歡喜憐愛,拉著武氏兄弟關切問話。

郭芙卻記掛母親與楊過,與他們應酬對答了幾句便借口通知母親而告辭。她快步奔向黃蓉傳授“打狗棒法”之處,正見著黃蓉與楊過攜手而歸,登時一顆懸著的心安穩下來,兩人這般神態親和,顯然言談甚歡。她歡喜跑上前去,挽住母親右手,與另一側的楊過交換了個會心眼神,口中歡快說道:“媽,你猜是誰來了?”黃蓉笑道:“今兒天下英雄聚會,我怎知是誰來了?”突然心念一動,歡然道:“啊,是武家哥哥的師伯、師叔們,這可多年不見了。”郭芙道:“媽你真聰明,怎麼一猜就中?”黃蓉笑道:“這有何難?武家哥兒倆寸步也不離開你,忽然不跟著你,定是他們親人到了。”郭芙素來敬服母親機變,不以為意,而楊過向來自恃聰明機變,但見黃蓉料事如神,遠在自己之上,此刻不禁駭服。

黃蓉又道:“芙兒,恭喜你又得能多學一門上乘武功,就隻怕你學不會。”郭芙秀眉一揚,心念動間笑答道:“一陽指雖妙,但是貪多嚼不爛,學不會也罷。”黃蓉微笑著看了眼女兒,又見楊過年少風流模樣,與女兒一左一右簇著自己,宛如雙金童玉女樣般配,心中實是滿意愛憐。

朱子柳與黃蓉一見就要鬥口,此番闊別已十餘年,兩人相見,又是各逞機辯。歡敘之後,泗水漁隱與朱子柳二人果然找了間靜室,將一陽指的入門功夫傳於武氏兄弟。

這日上午,陸家莊上又到了無數英雄好漢,陸家莊雖大,卻也已到處擠滿了人。楊過郭芙亦幫著招呼各位英雄好漢。

中午飯罷,丐幫幫眾在陸家莊外林中聚會。新舊幫主交替是丐幫最隆重的慶典,東南西北各路高輩弟子盡皆與會,來到陸家莊參與英雄宴的群豪也均受邀觀禮。十餘年來,魯有腳一直代替黃蓉處理幫務,公平正直,敢作敢為,丐幫中的汙衣、淨衣兩派齊都心悅誠服。其時淨衣派的簡長老已然逝世,梁長老長年纏綿病榻,彭長老叛去,幫中並無別人可與之爭,是以這次交替乃是順理成章之事。黃蓉按著幫規宣布後,將曆代幫主相傳的打狗棒交給了魯有腳,眾弟子一齊向他唾吐,隻吐得他滿頭滿臉、身前身後都是痰涎,於是新幫主接任之禮告成。

郭芙雖聽母親說過丐幫幫主交接之禮,但親眼所見,依然甚是驚奇,與楊過興致勃勃的在台下觀看。禮成後,有一老年乞丐躍上大石,大聲說道:“洪老幫主有令,命我傳達。”幫眾聽了,登時齊聲歡呼。他們十多年未得老幫主信息,常自掛念,忽聞他有號令到來,個個欣喜若狂。人叢中一個乞丐大聲叫道:“恭祝洪老幫主安好!”眾丐一齊呼叫,當真是聲振天地。呼聲此伏彼起,良久方止。

楊過見群丐人人激動,有的甚至淚流滿麵,心想:“大丈夫得能如此,方不枉在這世上走一遭。”

他不禁憶起華山絕頂與洪七公相處光景,對他老人家萬分思慕。又聽那老丐道:“洪老幫主言道:方今天下大亂,蒙古韃子日漸南侵,蠶食我大宋天下,凡我幫眾,務須心存忠義,誓死殺敵,力禦外侮。”群丐齊聲答應,神情極是激昂。那老丐道:“朝廷政事紊亂,奸臣當道,要那些臭官兒們來保國護民,那是辦不到的。眼下外患日深,人人都要存著個捐軀報國之心,洪老幫主命我勉勵眾位好兄弟,要牢牢記樁忠義’二字。”群丐轟然而應,齊聲高呼:“誓死遵從洪老幫主的教訓。”

楊過自幼失教,後來在桃花島上黃蓉雖教他讀書認字,但她自己原就古怪叛逆性子,卻是不曾與他說教過什麼大道理,再到入了古墓,以小龍女對萬事漠不關心之態,更不會向他提這些事情。故而楊過素來不知“忠義”兩字有何等重大幹係,隻是見群丐正義凜然,不禁大有所感,胸中亦熱血沸騰,但覺男兒在世便當如此,又自愧前時戲弄丐幫弟子,倒是自己的不是了。

丐幫大會以後辦的都是些本幫賞罰升黜等事,幫外賓客不便與聞,紛紛告辭退出。郭芙對這些俗務雜事自也不耐煩聽,與楊過一同退了出來,見他若有所思,因而出言詢問。楊過心中正情緒激蕩,拉住郭芙,一時迷惑,道:“芙兒,你說丐幫兄弟皆以‘忠義’為先。這‘忠義’究竟有何要緊?”

郭芙嫣然一笑,道:“楊哥哥,你可真問倒我了。‘忠義’二字說來簡單,但其內涵甚深,我也不曾仔細想過,但知我輩俠義之人,行事當以‘忠義’為先。”她略停了會兒,“古之賢者對‘忠義’多有定義。你還記得伯夷與叔齊不食周粟以為‘忠’的故事,和司馬遷在《史記·遊俠列傳》中曾說過‘救人於厄,振人不贍,仁者有乎?不既信,不倍言,義者有取焉。’對‘義’的定義吧?”楊過點點頭,但神色間頗有幾分不以為然。郭芙微微一笑,似在思考,接著慢慢說道:“書中所言,我並不知其對錯,但我以為似伯夷與叔齊之行為,不過是‘愚忠’罷了。在我看來,‘忠’並非忠於一家一姓,而應是忠於這百姓江山;‘義’也不當是兄弟義氣,而應是民族大義。”她越說越流暢,過去不曾思考的一些問題在心中轉過,終有了明白答案,“我想七公公要丐幫兄弟謹記的‘忠義’應當也是如此,保家衛國,抵禦韃虜吧。”

“忠義……”楊過緊握著郭芙的手,低聲重複著這二字,心頭莫名沉重而又激奮。郭芙亦思緒奔騰,一時間兩人俱都沉默。

到得晚間,陸家莊內內外外掛燈結彩,華燭輝煌。正廳、前廳、後廳、廂廳、花廳各處一共開了二百餘席,天下成名的英雄豪傑倒有一大半赴宴。這英雄大宴是數十年中難得一次的盛舉,若非主人交遊廣闊,眾所欽服,決計難以邀到這許多武林英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