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井
舊井依舊城,寒水深洞徹。下看百餘尺,一鏡光不滅。素綆久未垂,清涼尚含潔。豈能無汲引,長訝君恩絕。
白鷺
亭亭常獨立,川上時延頸。秋水寒白毛,夕陽吊孤影。幽姿閑自媚,逸翮思一騁。如有長風吹,青雲在俄傾。
寒钅工
向夕燈稍進,空堂彌寂寞。光寒對愁人。時複一花落。但恐明見累,何愁暗難托。戀君秋夜永,無使蘭膏薄。
寄李侍禦
舊國人未歸,芳一作滄洲草還碧。年年湖上亭一作春,悵望江南客。驄馬入關西,白雲獨何適。相思煙水外,唯有心不隔。
晚泊湘江懷故人
天涯片雲去,遙指帝鄉憶。惆悵增暮情,瀟湘複秋色。扁舟宿何處,落日羨歸翼。萬裏無故人,江鷗不相識。
過鄔三湖上書齋
何事東南客,忘機一釣竿。酒香開甕老,湖色對門寒。向郭青山送,臨池白鳥看。見君能浪跡,予亦厭微官。
從軍六首
回看虜騎合,城下漢兵稀。白刃兩相向,黃雲愁不飛。手中無尺鐵,徒欲突重圍。
目極雁門道,青青邊草春。一身事征戰,匹馬同苦辛。末路成白首,功歸天下人。
倚劍白日暮,望鄉登戍樓。北風吹羌笛,此夜關山愁。回首不無意,滹河空自流。
黃沙一萬裏,白首無人憐。報國劍已折,歸鄉身幸全。單於古台下,邊色寒蒼然。
落日更蕭條,北風動枯草。將軍追虜騎,夜失陰山道。戰敗仍樹勳,韓彭但空老。
草枯一作秋草秋塞上,望見漁陽郭。胡馬嘶一聲,漢兵淚雙落。誰為吮瘡者,此事今人薄。
龍門八詠
闕口
秋山日一作向搖落,秋水急波瀾。獨見魚龍氣,長令煙雨寒。誰窮造化力,空向兩崖看。
水東渡
山葉傍崖赤,千峰秋色多。夜泉發清響,寒渚生微波。稍見沙上月,歸人爭渡河。
福公塔
寂寞對伊水,經行長未還。東流自朝暮,千載空雲山。誰見白鷗鳥,無心洲渚間。
遠公龕
鬆路向精舍,花龕歸老僧。閑雲隨錫杖,落日低金繩。入夜翠微裏,千峰明一燈。
石樓
隱隱見花閣,隔河映青林。水田秋雁下,山寺夜鍾深。寂寞群動息,風泉清道心。
下山
誰識往來意,孤雲長自閑。風寒未渡水,日暮更看山。木落眾峰出,龍宮蒼翠間。
水西渡一作西渡水
伊水搖鏡光,纖鱗如不隔。千龕道傍古,一鳥沙上白。何事還一作閑山雲一作寒,能留向城客。
渡水
日暮下山來,千山暮鍾發。不知波上棹,還弄山中月。伊水連白雲,東南遠明滅。
月下聽砧
夜靜掩寒城,清砧發何處。聲聲搗秋月,腸斷盧龍戍。未得一作有寄征人,愁霜複愁露。
送丘為赴上都一作送皇甫曾
帝鄉何處是,歧路空垂泣。楚思一作客愁暮多,川程一作長帶潮急。潮歸人不歸,獨向空一作回塘立。
題大理黃主簿湖上高齋
閉門湖水畔,自與白鷗親。竟日窗中岫,終年林下人。俗輕儒服弊,家厭法官貧。多雨茅簷夜,空洲草徑春。桃源君莫愛,且作漢朝臣。
平蕃曲三首
吹角報蕃營,回軍欲洗兵。已教青海外,自築漢家城。
渺渺戍煙孤,茫茫塞草枯。隴頭那用閉,萬裏不防胡。
絕漠大軍遠,平沙獨戍閑。空留一片石,萬古在燕山。
送鄭說之歙州謁薛侍郎一作薛能郎中
漂泊來千裏,謳謠滿百城。漢家尊太守,魯國重諸生。俗變人難理,江傳一作流水至清。船經危石住一作往,路入亂山行。老得滄州趣,春傷白首情。嚐聞馬南郡,門下有康成。
題獨孤使君一作常州湖上林一作新亭
出樹倚朱欄,吹饒引上官。老農持禥拜,時稼卷簾看。水對登龍淨,山當建隼寒。夕陽湖草動,秋色渚田寬。渤海人無事,荊州客獨安。謝公何足比,來往石門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