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國洪瑞年間,市井之間流傳著一句民謠“天下權利在誰手?皇帝老兒雙手握。天下財富在誰手?蕭林二家把財分。”
要說這蕭家的發家曆史,可以追溯到蕭家老太爺時期,蕭家老太爺本是一個文人,文采天下聞名,想當年蕭家老太爺的文章普一問世,追崇者不在少數。蕭家太夫人是個極為精明的人,隨有了開一家書鋪的想法。蕭家書鋪問世,蕭家老太爺的追捧者自然捧場,又加上蕭老太爺的人脈關係,不乏文人雅士願意讓蕭家出版他們的著作。時間一長,蕭家書鋪的生意自然越來越好,到了蕭老爺這一代,書鋪在全國各地都有分行,蕭老爺遺傳了蕭太夫人的經商頭腦,對書鋪更是有一套獨特的經營方法,整個蕭家書鋪的經營係統日臻完善,此時蕭老爺便將資金投注到其他領域。蕭家產業逐步擴大,在銀樓,客棧等領域都有涉足。曆年來蕭家在經商的同時並沒有與那些文人疏遠,蕭老太爺的文采自不用說,蕭老爺的畫更是博得“蕭山水”的美稱,蕭家子弟重視教育,故蕭家的生意做得好,也並沒有讓文人們覺得蕭家充滿銅臭之氣。
到了蕭家的這一代,多年來蕭家隻有一名獨苗,名為晉者也。要說這蕭晉,真算是神童一個。文采方麵自是不肖說,琴棋書畫上的造詣更是高出同輩人一大截。至於經商方麵,蕭晉自是也不肯落後。俗話說:三歲看老。一般三歲孩兒恐怕還不知賬本為何物,而三歲的蕭晉便能坐在蕭老爺旁邊安安靜靜的看賬本,雖是隻有蕭晉一子,蕭老爺絲毫不覺得的遺憾,逢人便言“此生有晉一子足以。”
再說這林家,能與蕭家相提並論論的自然不是普通商戶人家。與蕭家的起家史不同,這林家自祖上便是商人。世人常道富不過三代,可林家卻是偏偏讓世人不再相信這句話。若問淩國最好的絲綢應到哪兒買?淩國所有人都會給你一個肯定的答案:林家綢緞莊。這所有人自然也包括了皇宮裏的諸位,皇宮的各種綢緞幾乎都出自林家,林家的綢緞質量好,林家繡樓的高超水平更是讓人稱讚。誰不知林家每一個人的繡活都讓人稱讚,又有誰不知林家女兒相貌好。
林家女兒相貌好,幾乎每一代都有林家女兒入宮為妃,世人更是以能娶到林家女兒為榮,娶得林家女兒就相當於金磚抱到手。能娶到一個貌美如花又嫁妝豐厚的娘子該是多少人的夢想。相對於蕭家的人口單薄,林家確實算得上是人丁興旺,隻這一代掌家的林懷德膝下便有三男二女,更不論其他旁係親屬了。
早有世人猜測這蕭林二家是否有結成親家的可能,奈何雙方兒女皆為稚齡,這些個事情也就一直得不到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