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全真道士(1 / 2)

耍帥通常是要付出代價的,否則大俠也不會那麼難做。

郭襄一時興起將房間謙讓給別人,卻沒思及後路,與林淡秋在長安城裏東奔西跑半天,大小客棧轉了七八家,竟然無一不是客滿。大街小巷之上,身著勁裝、腰挎刀劍的武林中人滿目皆是,光從服色來看,大多是北方諸省的中小幫派,約有三四十家,估算起來,怕不聚了一兩千人,而且後續還有人馬不斷到來,唬得蒙人草木皆兵,早早關了城門,一隊隊士卒厲兵秣馬,幾乎便要入城清剿。但不知為何,最終遲遲沒有動手。

二人越看越是詫異,按說林淡秋和郭襄都不是孤陋寡聞之輩,武林中大多數成名的厲害人物,他二人便算不識,也多少知道些特征秉性,如若見到,大略能夠認得出來。可兩人轉了一圈,卻沒見到幾個厲害人物,偶爾遇到一兩個似乎聽說過名號的,也是些微末之流的小角色,別說那些武林中的一流高手,便是武功能與郭、林二人差不多的也是鳳毛麟角。按說這麼大規模的幫派聚會已是武林中少有的場麵,便算沒有些頂尖高手,一般總能有幾個武功聲望都還說得過去的人前來主持,否則無人可以服眾,萬一鬧將起來,豈非無法收拾?

然而更奇怪的尚在後麵,郭、林二人原以為這一大夥人乃是事先約好了在此舉辦什麼聚會,然而細細觀察之後,卻又覺得全然不對。這些人之間相互見了,非但沒多少招呼,反而彼此怒目相視,大加戒備。若非在蒙人占領區上心有顧忌,說不得便會大打出手。

整座長安城的空氣中彌漫著一股奇妙的壓抑感,似乎隻消有個火星,便會掀起燎原之勢。

便這樣走走看看,不覺天色已是一片昏黑,林淡秋扯扯郭襄,道:“師姐,光這麼瞎轉下去不是個辦法,不若先把住宿之事解決,養足精神,此間事情,明日慢慢打探不遲。”遲疑了一下,又道:“這事著實有點邪乎,我們離開襄陽也沒多久,事先卻毫無消息,此刻想必師父、師娘那邊也未必便能得知,總該想個法子,通知他們兩位,總是有個準備的好。”

郭襄也已走得有些頭暈眼花,正欲找個地方歇腳,便點點頭道:“確是得找個地方落腳不錯,爹爹媽媽那邊倒不必擔心,想來如此大變,早該有得到消息的同道友人去報信了。”想了一想,道:“不過總是謹慎些好,瞧這些門派一窩蜂地湧進長安,進來以後卻又和沒頭蒼蠅似的,與其說是來聚會,倒不如說更像是被人集體騙來。不知暗中指使之人卻又是誰,要做些什麼?”

林淡秋也早已有此疑惑,但此時線索太少,瞎猜也是無用,歎道:“隻可惜長安城裏當年那些宿老名士大多南遷,又或被蒙古人殺得個七七八八,咱們沒什麼熟人,不然至少也可知道點因頭。”

兩人邊說邊走,正做沒打算時,卻見半條街之外有幾個道士模樣打扮的人匆匆而行,直奔城西而去,為首一個四十來歲的道人,長須冉冉,頗有些仙風道骨的樣子。

郭襄眼睛一亮,低聲道:“是全真教的人!”又道:“卻不知是哪位道長到了?”

林淡秋細看一下,道:“是第四代弟子,光看身形卻認不出來,似乎不是熟人。”看了郭襄一眼,笑問道:“追?”

郭襄看他似有他意,不禁瞪他一眼,反問道:“為什麼不追?”

林淡秋笑道:“卻不知是哪家的大小姐,前不久才告訴我不太喜歡那幫牛鼻子老道的。”

郭襄扁起嘴來,輕輕給他腦袋打上一記,微微嗔道:“呸,都什麼時候了,你還開我玩笑!”說著自己卻也忍不住笑了,又道:“事分輕重緩急之別,此時你我二人孤立無援,本姑娘隻得放下身段,去見一見那幫牛鼻子叔叔了。”

自丘處機去世之後,當年號稱名震天下的全真七子便已隻剩二人,便是玉陽真人王處一和清靜散人孫不二這兩個,況且武功本非極高,又年齡大了,不如何在江湖中走動,平時教內事務,已全然交給第四代弟子打理。然而尹誌平身死,李誌常雖然兢兢業業,奈何本事不足,無論武功才智均不屬上乘境界,再加上終南山地處蒙人控製,雖然當年憑丘處機與成吉思汗一席談吐,蒙人總算是沒去找過什麼茬,但處處限製,也是必不可少。如此幾番折騰,當年號稱武林正宗的全真教,此時已是逐步破敗,垂垂暮矣。

雖然郭靖最是尊師重道,以自己師從全真之故,對其仍是尊重如昔,但在江湖之上,卻已漸漸無人再將他們放在眼裏。郭襄表麵上對全真教眾禮貌周到,但她見過的超一流高手實在太多,心中約略也有些有些瞧不起他們。此時前去求教,雖說是迫不得已,想來心中終究也會有些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