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 雁丘辭(1 / 2)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fei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別離苦,就中更有癡兒女。

君應有語,

渺萬裏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

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

千秋萬古,

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摸魚兒•;雁丘辭》

一對雁兒生死愛情,連老天也會感到嫉妒,因為它本身是寂寞的,黯然地俯視著蒼生。天與地,從被分開那一刻,隔得已經太遠,太長。

元好問的一首《摸魚兒》,道盡了俗世中的萬般無奈與不舍。

金元亂世,文人不是清高不仕就是平庸碌碌,所以詩詞不成氣韻,一貫湮沒在浩浩的水煙裏。此時獨出了個元好問,就像明朝那樣灰暗的年代裏,卻出了一個光彩照人的唐寅,是老天爺的補償。

《雁丘辭》成於金章宗泰和五年,還是弱冠少年的元好問已經才氣如此高昂。然而,在《遺山先生墓誌銘》上記載著有詩作“共千五百餘篇”、詞方麵也有三百多之譜的大詩人、大詞人,卻始終沒有獲得多高的評價,甚至,如果沒有通俗小說的傳播,《雁丘辭》也未必見得有多少人知道,至少不會流傳的這樣廣遠。

而且諷刺的是,很多人背得死熟的隻是這闋詞的上半闋,而詞的另一半,卻隻影孤行地埋沒在文學的長河中。

山西,太原。

深冬已至,天空飄著薄薄的雪花,白茫茫地覆蓋在寧靜的山林蒼鬆之上。天色尚早,大多數遊人尚未進山,更何況這時並不是什麼旅遊旺季,現在薄山湖便是處在這樣一種奇妙的靜謐之中。

林淡秋默然無語地佇立在湖的岸邊。

蘇軾曾雲高處不勝寒,然而此刻的林淡秋,卻也確確實實地感受到了寒意。

那並非是身體上的冰冷,而是更加深刻、殘酷的,內心的傷痛。

曲高和寡。

無人信任。

以及,遭受排擠。

他正在體會著這些苦楚。

家裏世代都是知識淵博、經驗豐富、手段高明的名醫,林淡秋本人也是著名中醫藥大學的高才生,家傳的學識和個人的刻苦換取的便是優秀的成績,加上他富裕的家境與帥氣的外表,一切都應該是完美的,一個在旁人羨慕的目光中成長起來的驕子。

然而,世界並不是這樣簡單的。

他缺乏朋友,太過優秀的他,會讓許多人出現一種莫名其妙的自卑感,然後就漸漸演變成嫉妒。

一個偷梁換柱的小手段,再加上極為簡單的幾句傳言,就能毀掉了他的許多。

先是自己辛辛苦苦的實驗成果被人查證為“作假”,隨後雖然再三申訴得以澄清,學生間卻又傳出了“他一直至今的成績都是靠的金錢與關係”的緋聞,其後越描越黑,學校甚至都開始認真在內部自查自糾起來。

然後,是更加的孤立,就連剛剛與他相戀的女友,那個曾經唯一一個對他像對待普通同學一樣的女孩,也提出了分手。

林淡秋一直瞞著家裏,就這樣鬱鬱地結束了一個學期的學業。

雖然成績並沒怎麼下滑,但他知道,這份好成績早已失去了它的意義。

他並沒有怨天尤人,聰明的他理解自己的遭遇,然而,自知之明並不能讓他變得更好過一些。

於是,為了換換心情,林淡秋決定趁著寒假的功夫獨自出去旅遊一番。家中對他的自立習以為常,給足了旅費,毫無懷疑。

一場漫無目的的旅途開始了,林淡秋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終點在哪裏。

突然,一聲驚鴻的嘶叫將他逐漸放遠的思緒拉回現實。

抬起頭,一隻大雁掠開翅膀,向天空努力衝去,隨後轉了個彎,哀叫一聲卻又直直地朝著樹林深處紮去,撲入了茂密的鬆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