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誰選擇了誰(1 / 1)

據說貓是會選擇主人的。關於這個問題,養貓的人會列舉出無窮無盡的事例,起碼我和家裏每一隻貓的相遇,都有一疋布那麼長的故事。

我從2000年至今一共養過13隻貓,加上與搭檔王老師共同撫養過的工作室貓7隻, 20隻貓全是流浪出身,它們遇見我時處境都不佳,甚至可以說悲慘:被人逮了捆綁著關在黑屋子裏的,母貓帶著幼崽麵臨大院拆遷無處藏身的,巴掌大小渾身是病奄奄一息的,哺乳期孩子被抓走媽媽得了乳腺炎的,在加油站的車軲轆底下亂跑亂竄的,寵物醫院裏被人遺棄險些被安樂的,傷了腿轉為骨髓炎的,病貓媽媽叼著小貓放在門口托孤的,卡在汽車發動機裏出不來的……

是貓選擇了我,還是我選擇了貓,這個問題,在我養貓初始根本不是個問題,答案非常確定,當然是我選擇了貓,否則怎麼可能進我家門?對此我家貓爸持相反看法,認為是貓選擇了我,每一回我都中了貓的奸計,尤其是苦肉計,它們一個個都是有組織有計劃有預謀地找上門來的。養貓的時間越久,遇見的貓越多,我越發苟同貓爸的胡言亂語,最起碼,如今我已否定了自己早期的膚淺認識,把這個問題與“究竟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一並列為無解的難題。

不管是誰選擇了誰,其結果都是,因為相遇,它們的貓生和我的人生,都徹底改變了。我把貓孩兒們從衣衫襤褸的流浪貓變成腦滿腸肥的家貓,也把自己從喜歡在外折騰閑逛的流浪貓變成出不了門的家貓。我成了這幫家夥們的貼身奴仆,除了幹活掙錢,讓主子們吃法國貓糧,日本罐頭,用高級貓砂,洗進口浴液,看專家醫生,還得費腦漿子跟它們鬥智鬥勇,原本的滿不在乎也被一驚一乍替代,出門時怕有貓尾隨溜走,回家後清點貓口,遇到貓體欠安,人體也有恙。

與貓相遇時的起伏跌宕,以及開始共同生活後的快樂與憂愁,都讓我聯想到人類之間的情感糾葛,於是我得出結論:遇見貓,就是遇見愛情。這個發現順帶解釋了誰選擇誰的問題,人類之間的愛情,不也時常說不好誰先動了情嗎,那些表麵上的追求,大多也隻是表麵文章而已。因此,如果一定要有個說法,或許可以這樣解釋:我的貓們在某個時刻遇見了我,我們相互做了選擇。

在一起的日子裏,我們每天以各種方式表達愛意,取悅彼此,間或也不忘製造麻煩,爭風吃醋,我們給對方自己的空間,白天各自為戰,夜晚相擁而睡,你給我梳毛,我給你洗臉。我們還會因為生活平淡而向往過逃離,貓想出門兜兜風,聞聞別家貓的味道,人也想無牽無掛,拔腳就走。然而最終,我們還會一直廝守下去,因為我們已經習慣了對方的氣息和家裏的食物。

有的時候,我們的選擇貌似出於無奈,但往深裏追究,實則是必然。十多年來的與貓相處,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一隻又一隻貓以各種方式出現在我麵前,讓我別無它路,作繭自縛,歸根結底是因為我的需要。這就是我養貓多年的最大收獲:我們人生中那些看似巧合或者說不得已的結局,一切皆源於我們內心深處的某種召喚。

就是說,當人類的某些意識尚處於潛意識時,貓便意識到了,它們適時出現,達成了人類的意願。貓的感知能力遠在人類之上,這點無需爭辯,養貓人都知道。

關於誰選擇了誰,還有一個好玩的說法,那是一個愛貓的朋友告訴我的,他說:你知道嗎,我們都是易感人群,從第一次接觸貓開始就感染了一種病毒,這種病毒讓我們無法免除貓的誘惑,看見它們就心軟腿軟,眼睛離不開腿移不動,其結果就是兩個字:完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