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 道行天下 德澤中華(1 / 2)

——編輯餘話

在當前,一些基本道德常識還要被討論甚至遭受非議,一些流傳千年的美德受到嘲諷甚至顛覆,我們談論真善美的時候還需輕聲甚至遮掩……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道德領域出現的一些問題引起了誌士仁人的關注。《成德之道》就是一本關注道德建設,弘揚正能量的圖書。作者高聲為道德禮讚的激情,理性為道德辯護的自信,所記錄的一個個道德楷模,令人感動,震撼。

這是一部把雷鋒精神放在8000年中華文化之中進行觀照的作品。

參天之樹,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傳統美德源遠流長,雷鋒精神是生發在中華傳統文化與道德沃土之上,在時代澆灌下,綻放的精神之花,結下的道德之果。本書把雷鋒精神及雷鋒、劉成德們放在蜘蛛、燕子、花草等天地人和諧的自然之道中,放在三皇五帝、諸子百家、儒釋道等的曆史文化網絡中,挖掘其深厚的傳統道德、文化根源。思維之莊偉,視野之雄闊,心性之博大,令人信服。雷鋒、劉成德們不僅是時代的楷模,他們的精神已經融入傳統之中,並成為傳統的一部分。

這是一部高聲為實現中國夢提供道德支撐和正能量的作品。

實現中華民族複興的中國夢是當前社會的最強音,內涵豐富,這其中必然有著崇高的道德色彩,必然要求道德的複興。在中國夢中注入道德的基因,中國夢就有了靈魂,就鮮活起來了。

近幾十年來,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但現實中“道德的滑坡”,精神上“道德的困擾”,引人憂思。德是非常好的平衡器和緩衝器。所以作者說:發展快不怕,怕缺德,缺德了就失去平衡。失衡了,失衡久了,失衡嚴重了,社會發展就會出問題。

作者認為,道德複興首先需要官德複興,官德對民德、民風具有關鍵的引領作用;人類要對自然講道德,要從道德的角度治理環境汙染,大力倡導生態友德,弘揚“五德”。別開生麵,振聾發聵。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本書以文學的鮮活的手法描述了雷鋒、劉成德、焦裕祿等一個個道德楷模,重現一個群星璀璨的時代——道不孤單,德不孤行。網絡上有一段很流行的話:“無論中國怎樣,請記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國;你怎麼樣,中國便怎麼樣;你是什麼,中國便是什麼……”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夢之隊”的一員,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需要我們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這是一部包羅萬象,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和其明的圖書。

雷鋒及雷鋒們閃耀在中華民族的道德星空上,滋潤著中華民族,佑庇著中華民族。物質不滅,道德永恒,他們將與天地同在,與日月同輝。中華文明永續數千年而不輟,因為有深厚的道德傳統。中華道德,合於天地萬物之道,合於日月星辰之化,合於山川江河之變,它是基於人性的,合於人性的,發展人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