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如樂之和 無所不諧(4)(3 / 3)

閨女要出嫁了,劉成德含蓄而又深情地對孩子說:“妮,你在咱家是閨女,到婆家就是媳婦了。要以你媽為榜樣,對老的,對小的,對丈夫,對左鄰右舍都得好。人得知道守本分,該什麼就得什麼,你非不什麼,那就太不什麼了!咱好好盡分了,也就都什麼了。”

他小兒子劉安,在外搞裝修,他叮囑:“給人裝修,實實在在地幹,價格盡量地便宜點,人都不易。孩子,人這一輩子走路,就兩條路,一條是正路,一條是歪路,走了歪路沒了出路,走了正路,光明大路。人得有個好口碑。”劉安的活幹得好,有了好名聲,有的幹裝修沒活幹,他的活幹不完。

劉安到了找媳婦的年齡,好些人家領著閨女,主動找上門來,叫劉成德兩口看看行吧。同村的一家有兩個閨女,當媽的對劉成德說:“您看看,相中哪個,要哪個。”鄰村的一家有兩閨女的,也來表示,任挑。找得劉成德挺不好意思了,他表示,孩子的婚姻大事,還是讓孩子自己選定吧。

這些熱心的媽媽,不是圖錢財,都是本著劉成德的家風好、劉安的口碑好來的。一個人,一個家,對外有個好影響,是很重要的。

劉成德60歲那年,10天裏,娶進兩個兒媳婦。兩個男孩都成家了,兩個閨女都出嫁了,作為父親,他覺著完成任務了。

劉成德這一輩子對個人的事不爭不奪,可該有的都有了。正是:積功累德為善哉,爭名奪利是枉然!

長子劉才,有兩個孩子,大的是女孩,小的是男孩;次子劉安亦複如是,小的男孩,大的女孩,也是兩個孩子。兒家過得都挺順心,小日子不用他老兩口操心。兩個閨女出嫁後,一人生了個男孩,家庭都挺和睦,生活都挺美滿,都叫兩個老人省心。

劉家的兒孫都挺懂事。孫子、孫女都討爺爺奶奶喜歡。有一次,孫女劉蕊來了,小嘴很甜,給爺爺說:“我們在學校學《弟子規》了,‘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爺爺,您這個‘活雷鋒’誰都肯幫,這是‘泛愛眾’。”

“我比雷鋒差遠了,別說巧嘴。”

“爺爺,我們學的《弟子規》上說,‘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我這是給您加油鼓勁。”

2006年,劉家開了個重要的家庭會,孩子們都到齊了。

劉成德說:“我本來是想著默默地過完這一輩子,可從報紙登出我與雷鋒是戰友後,我就在想,既然大家都知道了,我就得發揮我的作用。我都是70歲的人了,我要抓緊宣傳雷鋒,好好弘揚雷鋒精神。”

全家都讚成,就一致通過了。

劉成德又說:“我年紀不小了,雷鋒給我的親筆贈言在咱家,我向雷鋒承諾過,我要以他為榜樣,一輩子我就是踏著雷鋒的腳步走的。我百年後,怎麼辦?贈言在咱家,你們往下傳承吧?雷鋒還學吧?這是個大問題。我看要傳,人得學好,得好好積德。我這一輩子也沒什麼,可我一直什麼,關鍵是一直什麼不容易什麼,能長期堅持什麼,一輩子都什麼了,也就挺什麼了!這就像咱家的燕子壘窩,一點點地銜泥,很不起眼,銜長了,像模像樣的窩就成了。積德就跟燕子壘窩一樣,別嫌一點點的小,燕子一口一口的泥能壘成大窩,人一點一點的善能積成大德。這樣就什麼了!”

村裏人喜歡說“什麼”,劉成德的“什麼”,全家都明白了是什麼,都表示,要子子孫孫學雷鋒,把雷鋒贈言當成“傳家寶”代代相傳。劉成德給學生指揮交通,有時候帶著兩個都長得虎頭虎腦的孫子——長子劉才4歲的兒子劉祥瑞,次子劉安5歲的兒子劉方舟——他這是言傳身教。無量雷鋒,在子子孫孫的傳承中無量了!

劉成德的“什麼”什麼得太好了!我們每個人,是什麼,幹什麼,成什麼,這“三個什麼”就夠一輩子什麼的了。新聞講“五個W”,人生的“W”不能多了,多則亂,亂則一事無成。大道至簡,化繁為簡,“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

劉成德支持孩子出去闖蕩。走出去,眼界開了,胸懷大了,氣魄就有了。他對兒女說:“小時候,我心中最大的一汪水,就是咱莊的那個坑,米多深,幾十米長;後來見了大海,哎呀,那是看不到邊啊,大海,真大啊,咱做人得有大海樣的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