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2月23日,參加團代會的廖初江給劉成德題寫贈言:
親愛的戰友劉成德同誌:
讓我們今後互相幫助,共同努力,為保衛祖國貢獻我們的最大力量!
戰友廖初江
廖初江是全國聞名的學習毛主席著作標兵,有“學毛著第一人”之稱,他任學習毛主席著作的標兵連指導員時,雷鋒曾去取經。
劉成德1957年參軍,入伍以來年年被沈陽軍區授予“五好戰士”,又榮立過二等功,早已是全軍區知名的先進人物。1962年,他與雷鋒都作為特約代表參加沈陽軍區首屆共青團代表大會,都受了表彰,獎品是《毛澤東選集》、《星火燎原》叢書和一支鋼筆。他倆像天上的星星,你照耀我,我照耀你,都用自己的心相印著,都願意把自己的經驗介紹給對方,都願意汲取對方的長處,以做得更好。
雷鋒是個真誠的人,真誠得像春光一樣,沒有一點虛假。他一生多次在日記中表示向英模學習,而他親自題寫的有的是“榜樣”,有的是“好榜樣”,有的是“永遠學習”,《雷鋒全集》中統計共有7人。而把“好榜樣”、“永遠學習”的要素集中起來的,明確贈言“是我永遠學習的好榜樣”的,隻有兩人,一個是劉成德,一個是文淑珍。
1962年2月26日,雷鋒給文淑珍贈言:“文淑珍同誌:你是黨的優秀兒女,是毛澤東時(代)的英雄,是我永遠學習的好榜樣。讓我們更高地舉起毛澤東思想的紅旗,為人類的解放事業——共產主義而共同奮鬥吧。”文淑珍以民兵共青團員身份出席沈陽軍區首屆共青團代表大會,她邀請雷鋒到照相館照了一張9人合影,並請雷鋒為她寫下這段贈言。
文淑珍,中華奇女子,我國第一位遠洋捕魚女船長。當時,“打魚姑娘”文淑珍的名字可謂家喻戶曉。她先後被評為全國、省、市勞動模範和全國三八紅旗手。她們的“三八號”漁船,多次被評為全國、省、市先進集體。她在海上捕魚7年半,後來到機關工作,先後任長海縣副縣長、中共大連市委四至五屆常委、市婦聯主任、市人大常委會專職委員。
我采訪她時讚歎:“天下漁家傲,海上花木蘭。大浪何曾懼,乘風綻嫣然!”
她老人家仍然那麼爽快:“都過去了,過去了!我們趕上了那個時代。”
文淑珍多次受到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接見。她談到1959年參加國慶觀禮時,如在眼前。當時在天安門觀禮台,她站在第二排。毛主席走過來,主動和大家握手。文淑珍這個20歲的女孩,怯生生地把手伸了出去:“主席好!”在海上迎戰11級大風,她牢握著舵,不曾掉淚,此時她握著毛主席的手淚流滿麵……
1939年4月,文淑珍出生在大連長海縣獐子島的漁民世家。2歲時,父親出海遇難;8歲時,母親得霍亂去世。她與雷鋒一樣,都有孤兒的遭遇。後來雷鋒在給文淑珍的信中寫道:“過去,我和您一樣,是個窮光蛋。從小就失去父母,隻得到處流浪。現在我們成了國家的主人,過上了好生活,這一切,都是黨和毛主席帶來的啊!黨的恩情比海深,我們永遠不能忘……”了解了這些,我們更能了解文淑珍握到毛主席的手時的熱淚盈眶。
經時代的陽光照耀,受社會的雨露滋潤,長到19歲,文淑珍提出一個令人目瞪口呆的想法:“我要出海打魚,男人能做的事,我們女人也能做。”這是1958年,她和另3位姑娘聯合請纓,提出了一個讓人始料未及的要求。在這裏,捕魚,世世代代,演繹著男人與海的故事。一石激起千重浪。可她執著:“女同誌也要為社會主義建設做貢獻!”
組織研究決定,批準文淑珍等4個女孩上船。英雄不論男女,巾幗不讓須眉。
一出手,石破天驚!一帶頭,移風易俗!
影響,需要實力。她們的打漁佳績,讓人看到新的天光海色。1959年3月,獐子島公社決定打造一艘“三八號”,公社買來一台40馬力的機帆船,供20多名女漁人使用,文淑珍成了中國第一艘女漁船的船長。
海上捕魚,畢竟不同於閨房繡花。大海千變萬化,很會出其不意。1961年春季,文淑珍率船在山東捕魚,忽然,“大風起兮雲飛揚”,漁船還未能收港,狂風刮到11級,速令下錨先停航。20多米高的惡海向“三八號”怒吼,牢固的桅杆被打斷了,堅韌的錨纜隨時也可能斷裂。
女人與海在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