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大宋內外交困,已是一片風雨飄搖。度宗皇帝深居禁宮不出,朝政全拋給奸相賈似道。賈似道排斥異已,把持朝綱,罷黜忠良,任用奸佞,朝野上下怨聲裁道。大宋江山恰似風口之燈,不愁在危危盡滅。
北方大漠上的蒙古兵勢正盛,對大宋江山覬覦已久。此時是大汗蒙哥死後十年。大汗忽必烈自登上汗位以來,對內號令各部,對外加緊操練,如今厲兵秣馬,隻待秋高馬肥時便可長驅南下。在忽必烈眼中,南方的宋朝已不過是苟延殘喘的垂死之人,隻需輕輕加上一擊,定會煙消雲散。至於吐蕃、大理、皆化外之邦,隻要大宋俯首稱臣,天下可定。隻是……,坐在帳幕中的忽必烈想起十餘年前蒙古大軍攻宋之時,在襄陽城下一場大戰,不但未討到半點便宜,而且大汗蒙哥居然被隻有一條左臂的楊過擊斃。雖說若無楊過之一擊,他忽必烈也坐不上這個大汗之位,但如今想想仍讓人不寒而栗。蒙古大軍若南下攻宋,最便捷一途仍是取道襄陽。隻要襄陽一破,大宋再無險可守。襄陽一戰,事關全局。忽必烈沉思良久,終於決定親自率領十五萬大軍南下,攻取襄陽。另派大將伯魯花、格必齊率軍五萬,進攻四川,再取大理;然後溯江而下,會攻大宋腹地。如此一來,襄陽縱然難攻,在腹背夾攻下,也必難以抵擋。忽必烈想到此處,嘴角不禁露出一絲微笑。但這絲微笑就突然地停在嘴角。他突然又想起一人。此人拒守襄陽數十年,數次壞了蒙古大軍破宋的美夢。有此人在,襄陽無異於堅若長城,固若金湯。此人不除,襄陽難下。但忽必烈轉念又一想,此人年已六旬開外,又無一官半職。就算他有三頭六臂,能擋的住這數十萬大軍麼?忽必烈不禁自言自語道:“金刀駙馬,北俠郭靖,哼哼。此次我大軍南征必全勝而歸。”
忽必烈踱出帳來,望著滿天星鬥,隻見秋天的夜空中群星分外明亮,念及數月之後,南朝的花花世界、錦繡江山將盡歸蒙古之手,他不禁仰天大笑。這笑聲在大草原上直傳出去,傳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