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文藝進行到底

周鳴

我對小尹,也“注目”了很多年。

她似乎一直都是我們的小尹,也或者,我們大家身體裏,都住著這樣一個小尹。

那時,她剛來深圳,還是一副青澀女大學生的模樣,一切好奇,所有向往,都在麵上。正好報社分派給她是跑“時尚”,滿足了這個文藝女青年對所謂時尚的追尋和想象。她不端著,也不裝,揣著采訪筆記跑遍大街小巷,大牌小牌,一路通殺,不懂就問,問明就記,愣是把些離地三尺的“高大上”拉到貼近我們心髒。那時的深圳,熱火朝天,如火如荼,理想青年紮堆,文藝苗頭初燃,都有股奮不顧身投身熱潮的勁頭,那時的小尹,懵懵懂懂的,也把自我描畫成了“改革開放的排頭兵”的中堅力量。

她始終在問,始終在記,剝除一些表象,撩開幾許浮華,用文字把熱情的泡沫沉澱,盡可能地保持著她的純情,有時寫著寫著,把自己先給感動了,那就總是熱淚盈眶,這是她的真情,不怕別人笑話。

挺不容易的,在深圳這個地方,最初的那些時日,大家關心的還是“搵食”,還是“發財”,要一些鶯歌燕舞,要一些環佩叮當,但,畢竟還未成主流,小尹們就這樣靜靜流淌,不喧嘩,不浮誇,等大家奔完一程,忙完一輪,一轉頭,哦,她還在,還在關心天藍雲淡,傾情野草閑花,這一涓細流,還在衝刷著紙醉金迷,紅塵萬丈。

其實,我們都需要一些清涼,也需要一些清亮。我們會駐足,會聆聽,會暢想.......

青澀總會褪散,小尹也在成長,職場,從時尚到娛樂,又回歸到文藝;生活,從文青過渡到人妻人母。但在我心裏,她始終是她,一點小虛榮,一點小驕傲,一點小憂傷.....攪拌著,過著她想要的小日子,美美地美著。

這小日子,是一種小小的確幸,是她這樣懷抱理想,身無可傍的文藝女青年能夠自己創造並牢牢把握的,象每天打開窗就鑽進來的清風,象走出門就能聞到的花香,離她很近,離心很近。

她就抱著這樣的確幸,開始她的“注目”——作為文藝記者的職場遇見,這是樁美差,可以跟世界上最美麗的心靈對視,最高尚的靈魂交彙,她還是保持著少女時期那種欣欣然,那種好奇,而,這一次,她開采的是最為豐富的精神寶藏,她采寫的那些文藝名人大家與她的對談,著著實實地滋養著她,她也迫不及待想把這滋養澤被更多的人。

這一場一場的“遇見”,她並沒有仰望,也無意深挖,隻是把目光逗留的時間拉長了,成了更為深情的注視和記錄。在這個紛繁多變的當下,我以為,這樣的“注目”是多麼值當。

我們不妨問問自己的內心,你有多久沒有好好翻看一本閑書了?又有多久沒去觀賞一場畫展,一個演出?有多久沒給親人寫信,又有多久沒跟好友在月下暢談,麵對著麵,眼望著眼?!我們的日子是否過得太過匆忙,淙淙流去的是歲月,是年華,是本可以很文藝的一顆初心。

有個朋友曾說過,文藝算個啥,說到底,就是虛偽。——而我們每天這樣實篤篤的生活,不需要一份虛幻和偽飾麼?不需要一點朦朧散淡麼?不需要一些無用之用麼?

感謝生命中的遇見,也感謝小尹成就了我的文藝出版人的夢想。感恩一切,感恩所有。

來,讓我們隨著小尹的目光一起“注目”吧,讓我們一起將文藝進行到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