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華健:有這樣的想法。現在比較流行的一種說法是“蛋殼文化”,就是有一個殼把你和社會隔離開了。我們看到現在很多小孩子喜歡一天隻對著電腦,在人群之中也永遠是戴著耳機,他聽不到別人的聲音,這種隔離和我們那代人小時候跑到屋頂上玩完全不一樣。你看王家衛的電影,20世紀60年代的兩個人在屋頂上聊天,旁邊掛著幾件衣服,擺兩個舊家具,感覺非常浪漫,而描寫現代的電影呢,隻能是《無間道》那樣把人從屋頂上丟下來了(笑)。
問:很多人還是喜歡現場聽你唱《花心》《朋友》這樣傳唱度高的歌曲,你幾乎每次都唱,有煩的時候嗎?
周華健:現場我很容易被觀眾的熱情說服,他們喜歡《花心》《朋友》,我當然要唱給他們聽。人家說,你總唱這幾首不煩啊?我說不煩,反倒覺得越唱越有味。
組“縱貫線”隻為刺激創作
問:滾石曾是華語樂壇原創的大本營,但現在卻委頓了,逐漸淡出了我們的視野,你對此有怎樣的感觸?
周華健:我和李宗盛他們經常會聊起滾石的興衰,大家都非常唏噓。滾石是個認真的音樂公司,絲毫沒有投機的成分,它主導了一代人的表達情感的方式,這是非常偉大的。那時的歌迷不會說我是誰的粉絲,而是會這樣說——“我是滾石的歌迷!”可沒想到現在一切都遠去了,難以挽回。
問:除了唏噓,你有沒有去探究滾石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周華健:不是滾石做錯了什麼,而是世界改變了。現在已經沒人去買唱片了,因為唱片已經被MP3徹底消滅了,沒有唱片公司可以生存。另外,人心也不一樣了,那時的我們隻想著怎麼做好音樂,沒有別的羈絆,而現在的藝人首先關心的是我怎麼才能賺到更多的錢。
問:你和同樣有滾石背景的羅大佑、李宗盛、張震嶽一起合組了“縱貫線”樂隊,出於怎樣的目的呢?
周華健:有人說,你們三個不火的老男人抱著一個火的張震嶽,不就是想撈錢嘛。我想問,要撈錢我們會笨到用這種方式嗎?除了我們四個人想彼此刺激,有更新的創作,說實話,我們是舍不得那個時代,舍不得我們曾經付出的努力。
問:你現在依然留在滾石,有沒有想過離開?
周華健:我入行20多年年,一直就在滾石,沒有跳槽過。從現在的行業主流來看,這似乎是很難得的一件事,真的,我還蠻想破一個人在一個公司最久的紀錄呢(笑)。
對樂壇現狀深感失望
問:作為前輩,你對現在的樂壇怎麼看?
周華健:我覺得現在的歌曲傳唱度不高,每首歌的生命也就是一兩個月。很多歌手都沒有聲音的辨識度,以至於大家聽到的幾乎都是一種聲音,要麼是R&;B,要麼是飆高音,拜托,又不是奧運會的跳高比賽,用得著每一首歌都飆高音嗎?另外,我覺得現在藝人的量太大了,而市場又接受不了那麼多明星,於是很多人出了一兩張唱片就“失蹤”了。
問:李宗盛說過藝人應該感謝老天爺賞飯吃,似乎你們那個時代的藝人很多都是這樣的心態,而現在不少新人卻讓人有一種很膨脹的感覺,是什麼原因造成這樣的“代溝”?
周華健:現在的傳媒太發達了,粉絲的威力太驚人了,一夜走紅的例子有很多。我們那個時代也有人做明星夢,而現在除了明星夢,還有很多人做星爸夢、星媽夢,家長都這樣急功近利,孩子怎麼能不被影響。
問:請問你現在最在乎什麼?
周華健:掌聲還是喜歡的了,畢竟我還很年輕嘛(笑)。原來沒想過那麼多,這幾年重新整理和審視自己,忽然覺得原來我可以唱一輩子的歌。
見過他的瘋狂,目睹過他的親民
周華健的歌陪我走過青春歲月,他的《朋友》幾乎是每次聚會唱歌時的必點歌曲,我身邊幾乎每個人都曾目睹過他在舞台上的風采。訪問他時,他與記者可以像一家人一樣打成一片,無話不談且懂得各種自嘲。雖然在歌壇走過多年,但他依然享受唱歌帶來的掌聲,也曾有失去粉絲不再被關注的焦慮,他夠真實,夠坦率。一看到歌迷或者鎂光燈,周華健整個人就像一團被點燃的火一樣,兩眼放光,熱情大漲,時不時地會唱兩句大家熟悉的句子。麵對麵時,他表情之豐富讓人感到“老男人”的萌與可愛,妙語連珠幾乎是與周華健聊天的最大印象,肢體語言與表情一樣豐富,他的內心,永遠住著一個小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