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照進現實

尹維穎

這是深圳最為寒冷的一個冬天,室內溫度僅有4度,立春之後,冬天再次“昨日重現”,這是近年來難得一見的“倒春寒”。我坐在屋裏,圍著暖氣爐,內心無比溫暖,因為,去年農曆生日那天許下的小小願望,即將夢想照進現實。

2013年3月18日,對我來說注定是一個閃亮的日子。這一天,我在日記本上寫著很簡短的一句話:從今天開始,我重新做記者啦!我依然記得那一天的情景,早早起床,梳洗打扮,在樓下大堂的巨大落地鏡子裏拍了一張頗為得瑟的照片,然後去香港嶺南大學做采訪。那一天,我臉上放著光,心情無比雀躍,如同青春的再次勃發。

做記者的這一年,是在做了4年編輯之後。我以為過了30+之後的人生,可以看得到盡頭,但換了一個看世界的角度之後,世界就像重新打開了一扇窗子,生命曆程的積累與看世界的眼光突然變了,這窗外流動的風景,確實給了我非同尋常的驚喜。

這驚喜,的確是因為這一路上的各種相遇,我將那些給我各種感動的相遇記錄下來,因為這些人,他們的人生,他們說的話,他們寫的字,他們與我一起喝咖啡的時光,他們講話時飛揚的神采,他們能夠在我對麵安心回望過去的表情,那短暫交談時空氣裏流淌的音樂,那談話時內心的愉悅感……的確,說不上是什麼大事件,可能僅僅是某一句話,某一件不經意的小事,某個敘述中擦肩而過的眼神,對我就是一個小小的震動。是的,就是這種相遇,它在某個時間的節點讓我共鳴了,我認為,這種共鳴在心靈與人性層麵是共通的,所以,這些曾經發表在我所服務的報紙上的文字,我以為它們值得再次變為鉛字,分享給那些有緣看到的人。

這些人的名字,有些已經發出光芒,照耀了很多人,有些可能還不為大部分人所知,但是,我相信這些名字在一些人的心中,會停留很久,因為這些人,他們所寫的作品上的字句,那些不一樣的人生故事,值得我們為之深深地注目。

我迅速地往後張望,過去一年裏這些有趣有價值的相遇就浮現在我的眼前——

我依然記得,在香港中文大學,一群人圍著中國台灣“最會說故事的人——吳念真”,坐在邵逸夫堂的舞台上,就像圍在冬日的壁爐前,裏麵有熊熊的柴火在燒著,每個人的臉上都映照著溫暖柔和的光。年過花甲的吳念真先生,用最為平靜的語氣,講述他的少年時光,講述他在礦區見證死亡的童年,講述他與因賭博欠了無數債而選擇自殺的兄弟之間的歎息與無奈,講述他在機場與40年沒見的老戰友之間的寒暄,講述他與兒子之間彼此信任的互動,講述他一個人開車在海邊放聲大哭時的絕望……60年的人生,濃縮在短短的2個多小時裏,那是飽含歡笑與淚水的人生精華。

我依然記得,與目前馬來西亞最有名氣的女作家黎紫書的遇見,是在暨南大學的一個普通客房裏,這一天的大學校園安靜、清冷,黎紫書光腳盤腿坐在我對麵的沙發上,很放鬆地說著馬來西亞潮濕悶熱的夏天,她動蕩不安的童年,她母親對父親的怨恨,她對病重父親無言的陪伴,還有她辭去記者一職之後給了自己很長時間放空,為的是確定自己內心真正想要做的是什麼。這些年以來,她行走在全世界不同的城市,看世界,看風景,離群索居般的寫作,關照內心,認識自己。我們縱情聊天,著名作家薛憶溈就在不遠處,安靜地聆聽,不打攪,不說話,溫暖安心的陪伴,這是難忘的美好的記憶。

我依然記得,公眾媒體上看到的那個狂妄自大的九把刀,在深圳萬豪酒店的一個咖啡館裏,說起話來有時候像個害羞的孩子,偶爾還會小小地口吃一下。但我不會忘記,生於1978年的他語氣裏擋不住的自信,他說,你見過獅子戴口罩嗎?從一出生就是獅子的人,他是不會想到要戴口罩的。“應該這樣說,我的自信不是因為受歡迎才得來的,我從小就是一個很自信的人”。

我依然記得,20多年前就因《便衣警察》紅透半邊天、此後挖掘出了包括陸毅、孫儷、劉燁等明星的海岩,平常生活裏過得卻是最為樸素的上班族生活,穿著99元的西裝,吃著簡單飯菜,但卻將自己收藏的家具全部免費捐獻給博物館,他稱這是惠澤子孫後代的好事。我在北京昆侖飯店的飯桌上,見過他的謙卑、博學、幽默與了不得的口才。他說,好好活著,心態平和,善良,不攀比,過自己最想要的人生,都是有價值與意義的人生。

我看了中國台灣作家朱天衣的《我的山居動物同伴們》,看到她潛居山上的日子,她與先生從一片荒山開始,用十年的時間建造屬於自己的家園,周圍環山繞水,有各種鮮花蔬果,有貓貓狗狗,有濃厚的鄰裏鄉情,過著世外桃源般的生活。這幾乎是所有女人的人生夢想啊,看完書之後心情各種激動興奮,想盡各種辦法要訪問朱天衣,結果就真的因為一個電話,穿越千山萬水,這個人生偶像一樣的作家,就真的成為我的像姐姐般的朋友與心靈上的知音。這是作為記者的福利,我何其幸運與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