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五五、針鋒相對(1 / 3)

建安十三年六月,曹操廢止太尉、司徒、司空三公,恢複丞相製,並自己出任丞相,同時繼續擔任冀州牧。無論在事實上,還是名義上,都站在了中原漢室天下最高權利巔峰。真正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任丞相後,曹操對朝廷之中的重要崗位也進行了一番調整,首先,任命冀州別駕從事崔琰為丞相西曹掾,陳留、毛玠為丞相東曹掾,令元城令河內司馬朗為主簿,司馬懿為文學掾,任冀州主簿盧毓為法曹議令史。

崔琰、毛玠二人負責選天下清正之士入朝做官。那些空有清名,本性華而不實者,都不能入選。生活上倡導簡樸實際,杜絕浮華奢靡之風。從曹操本人開始,自上而下,衣著簡樸。天下之士莫不廉節自勵,莫敢有逾矩者。既便是許都內的高門貴寵,也不敢穿著奢華的衣服。一時間當官的上朝都是垢麵羸衣,乘坐柴車,小官吏入府,也都著朝服徒步行走。為迎合曹操心意,上至天子朝堂,下至街市小吏,廉潔守法,皆潔身自律。曹操聽聞,歎道:“人人能自我管理,治理天下能達到這種程度,就不需要老夫再做什麼了。”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願意迎合曹操的喜好的。有一個人,就拒絕了曹操的做官約請。此人叫司馬懿。

司馬懿聰明多智,有雄才大略。崔琰當時勸其兄司馬朗:“您弟弟不是一般人才,聰敏決斷,果敢有謀。請他來朝中做官吧。”司馬朗卻做不了司馬懿的主。崔琰隻得報與曹操。曹操聽了名士崔琰的評價,當即決定讓司馬懿前來。司馬懿卻一幅避世的心態,謊稱風痹發作。曹操識破其計,大怒,要把他抓起來。司馬懿害怕了,隻得勉強就職。

此人,勉強做官,卻最終終結了曹家輝煌的曆史,這卻是當時曹操所想不到的。此乃後話,且略不提。

夏日的清晨,太陽起的特別早,雞鳴才一遍,宮殿的天空上就已經泛出淡淡的青色,黃衣宦官吊著嗓子喊,“皇上早朝,眾臣覲見。”

在晨風中守候的眾臣列隊進入大殿。年青的天子臉上並無倦意,平靜地注視著眾臣。曹操做為丞相,列於眾臣最前麵。五十幾歲的年紀,也是華發早生,天子望了望曹操,曹操神采奕奕,絲毫沒有疲態。

曹操出班奏道:“江東劉表病重,其子劉琦劉琮不睦,此時收複荊州正是最佳時機,老夫願親領大軍替天子南征,收複荊襄要地。”言語一出,滿朝嘩然。有人突然出聲道:“肅慎氏不貢苦矢,丁零盜蘇武牛羊,丞相才遠征烏桓回來,出征之士十死有八,如此大動幹戈地一次又一次遠征,丞相就沒有半點體恤之心,就在不在乎人口的凋落,庶民的性命嗎?”

曹操回身斜睨一眼,原是太中大夫孔融。曹操不屑哼道:“爾等短視,征烏桓乃必行之舉,二袁乃我朝心腹大患,如不斬草除根,將來東山再起之時,便是天下大亂之際。”轉頭掃視了一圈庭中大臣們,瞪了瞪眼睛哼哼冷笑道:“不抓住時機出征,來日天下局勢動蕩,不止天下百姓性命岌岌可危,爾等以為你們還會有好日子過麼?”

言之鑿鑿,擲地有聲。庭上一片寂然。

天子藹藹開口道:“丞相為國事操勞,不辭辛苦,親率大軍遠征,聯心中實是不安。且待愛卿得勝還朝,聯必要好好犒賞!”

朝畢,眾臣三三兩兩散去,曹操走下台階,聽得幾聲隱隱隨風傳入耳中:“說的冠冕堂皇,還不是借朝廷之名,滿足他一人狼子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