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尾聲(1 / 3)

康有為被英國輪船送到香港後,在海外漂泊了近三十年,1927年3月初,康有為從上海遷居青島。

他現在已年近七十了。

康有為在青島住下來後,被居住在青島的晚清遺老遺少們得知,紛紛給康有為接風。康有為是很重禮節的人,也對這些朋友回請。一時間,康有為忙於在吃請之中。

一直對康有為追殺,從未罷手的秦芳,雖說現在年過五十旬。但他一直將慈禧的追殺密詔高高供在家中,沒有放棄對康有為的追殺。當他聽到康有為已經遷居青島,也從上海趕到了青島,盯著康有為的一舉一動,伺機下手。

轉眼就到了3月下旬,廣東同鄉會著名紳士李番吾,代表同鄉會,在青島非常有名的大酒店,英國人主理的“英禺”大酒樓,為康有為接風。時間定在30日下午。

秦芳曾經抓住幾個暗殺康有為的機會,盡管費了不少氣力,但謀殺均失敗,這次打聽到廣東同鄉會宴請康有為,他知道康有為喜歡吃橙汁,又在甜橙上做文章。

到了3月30日這天,康有為一早起來後,叫女兒康同琰幫忙,精心寫了六幅條屏,他準備將這些條屏帶去,作為同鄉見麵的禮物。

寫了一上午的字,康有為覺得有些累,一吃罷午飯,康有為便午睡休息。

下午3點,康有為一覺還未醒來,女兒康同琰見時間已經到了,便叫醒了他。

康有為起床後,覺得神清氣爽,精神很好。穿好衣服後,他高興地叫女兒收拾好要帶的東西。這時,接他的汽車,在門外響起了喇叭。於是,康有為匆忙上了汽車。

說實話,康有為這次赴宴,心裏非常高興。自己在海外流浪半生,思念家鄉之情,越來越強烈。雖說這些年來,在海外也曾遇到過不少廣東同鄉,他們之中,多數都是事業成功人士,每遇到在一起相聚,盡管玩得十分開心,但覺得還是個在外漂泊的異鄉客,而愁腸百轉,深有“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淒涼感。

當他接到廣東同鄉會的接柬時,覺得這是站在自己的國土上,感覺迥然不同,是一種“他鄉遇故知”的感覺。說實話,站在自己的國土上,和老鄉在一起,聽到了自己的鄉音,仿佛又回到了生他養他的故鄉。

臨上車時,妻子鶴子拿一條圍巾跑出來,親手幫他圍在脖子上,審視了一會兒,覺得好了,才讓他上車。

汽車在“英禺”酒樓門口剛剛停下,李番吾帶著同鄉們,湧出門來迎接他,然後,簇擁著他進了餐廳,請他坐在首席的椅子上。康有為雙手抱拳,頻頻地向同鄉們致意。

“英禺”酒樓的菜,可以說是中外合璧。這裏最講究的是新鮮,一般的時令菜蔬,都是邊做邊進原料。因此,大廚的後門,送菜的小販源源不斷,你來我往,十分熱鬧。

酒宴剛剛開始,為首的李番吾第一個站起身來,高興地說道:“諸位同鄉,康先生是名揚四海的風雲人物,又是學識蓋世的大學問家。他已從上海遷來青島定居。這是我們廣東同鄉會的莫大榮幸。我代表廣東的同鄉們,先敬康先生一杯!”說完,和康有為碰了碰酒杯,二人都將杯中的酒一飲而盡。緊接著,廣東同鄉們的代表紛紛站起來向康有為敬酒,大廳裏不時響起掌聲。

酒過三巡,康有為要上橙汁,侍者忙跑出來,對主管劉茂盛催道:“老劉,紅橙怎麼還沒送來?客人們等著用呢!”

劉茂盛說道:“馬上就送到了,你先去應付一下。”說完,將他推進了 酒樓。

這時,一名水果小販正扶著一輛裝有紅橙的東洋車,在門外等候。主管劉茂盛和他是同鄉,酒店裏需要的水果,就照顧了他。

劉茂盛見上麵催要橙汁,便用老鄉的紅橙,揀最大最新鮮的,摘了十個,拿進去榨汁。

康有為的心情特別好,他已連續喝了好幾杯酒了,臉色漸漸的紅潤起來。他覺得有些燥熱,便把圍巾解下來,搭在椅子背上。一名侍者為他酌酒時,他小聲問道:“我要的橙汁呢?請快點送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