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說!”方宋頭都沒抬,眼睛就沒離開過那把小壺,手指不停的在上麵細細摩挲,感受它的質地和巧妙,注意力全在小壺上麵。
“是這樣的,新生入學的重點班裏,我想。我想再加多一個位置,作為實驗種子。”馬嚴青給方校長的杯子裏又續了點水,小心翼翼的說道。
“哦?怎麼說?”方宋停下手裏的動作,對馬嚴青的新想法有些興趣,但又不知道他具體是如何打算的,方宋扭頭看著馬嚴青,等著他的下文。
“是這樣的,這位新入學的學生叫安幸福,學習不錯,人也很聰明,最重要的是,他家裏經濟比較困難,還是單親家庭裏長大的孩子,我是這麼想的,市裏現在不是號召學校要對有困難的家庭實行切實的幫助嗎?這個我們可以作為一個扶住例子,學校和學生家庭結成互助對子,往市裏彙報,再過幾個月,全市小學就要開始評級了,我們學校積極響應市教育局的號召,這學期打出學校和家庭緊密聯係互助的口號,有了這個活例子,更能說明我們學校和學生間的緊密聯係,以行動來說教,這應該會給學校的等級評定帶來一定的積極影響,校長,您看怎麼樣?”
馬嚴青一口氣說完,靜候方宋的定奪。
“那。如果其它的家長也提出要結對子的要求怎麼辦?我們不能讓大家都進重點班吧?”方宋雖然覺得把這個作為例子向市教育局彙報是不錯的想法,但他也不想因為這個而引起另外的問題,他要的是百利而無一害。
“這個您放心,我已經想好了,我們對這個特殊名額的對外說辭就是特長生,我看了那個孩子的資料,畫畫得不錯,還在少兒比賽中獲過獎。”馬嚴青趕忙打消方宋的疑慮。
“是嗎?。”方宋沉默了一會,手裏不停摩挲著那把小壺,心裏在衡量著這個事情給他帶來的利弊。
馬嚴青心裏很清楚,隻要那把小壺方宋沒放下來,這事就八九不離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