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7章 混元之陣(1 / 2)

塵埃落定,眾人視之,那雕塑的底坐上,竟然露出了一個長寬三尺的地道口,此時眾人才恍然大悟,原來張角等人就是從這裏逃走的。

皇甫嵩驚道:“潤德是如何知曉張角從這裏逃逸的?”

劉澤微微一笑,張角一眾這麼多人想要逃出圍困得如鐵桶般的廣宗,上天顯然是不成的,唯一能走的就是遁地。這裏是冀中平原,那可是後世大名鼎鼎的地道戰的主戰場,這裏的黃土層厚而具有粘性,不易坍塌,最適合挖地道,張角顯然早就挖好了地道,一旦廣宗戰事不利,便可逃遁,狡兔三窟,張角可不是尋常人物。劉澤笑道:“張角號稱天師,卻沒有飛天的手段,想來也隻能做一隻鑽洞的老鼠罷了。”眾將皆是開懷大笑。皇甫嵩命斥侯兵進入地道探查。

張角逃遁是兩天前的事,現在地道內早已是空無一人,斥侯兵經過探查,發現這條地道曲徑幽長,竟有十幾裏長,出口設在廣宗以北的飛雲山,早已出了官兵的包圍圈。飛雲山雖然麵積不大,但地形複雜,叢林密布,張角等數千人馬出了地道,輕易地避開了官兵的遊哨,早已是不知所蹤。

皇甫嵩眉頭緊鎖,想不到這張角老奸巨滑,居然這麼輕易地就讓他逃脫了,雖然黃巾軍已全數覆滅,所有失陷的城池都已光複,但張角不除,終究是一個天大的禍害。太平道經過這麼多年的經營,底蘊還是相當的深厚,黃巾主力雖已剿滅,但許多的黃巾兵還是逃逸入了民間,張角做為黃巾的精神領袖,他若不死,蟄伏於野,假以時日,一旦時機成熟,便可東山再起,隻要他振臂一呼,必然是應者無數。慶父不死,魯難未已,皇甫嵩深知這個道理,所以擒獲張角便成為廣宗之戰後重中之重的要務。

但現在張角棄了老巢已逃出官兵的控製範圍,真想要把他找出來和大海撈針沒有多大區別,眾人皆是愁眉不展。

劉澤點指行軍圖道:“由廣宗往北行百三十裏,便是青雲山,張角去年病危之際,曾在青雲山布下祈禳北鬥之陣,方得以延壽一紀。青雲山方圓數十裏,山高林密,藏兵數萬也不在話下,在下認為此番張角敗亡,極有可能逃逸至青雲山。”

皇甫嵩大喜,遂令曹操同劉澤率八千輕騎向青雲山追擊,鄭泰劉虞負責在廣宗收編黃巾降兵,清理戰場,自己親率大軍隨後征進,務必要擒殺張角於青雲山。

曹操劉澤立刻點起八千輕騎,馬不停蹄地直奔青雲山而去。青雲山距廣宗不過一百多裏的路程,八千輕騎輕裝突進,不消得半日光景,已追至青雲山腳下。

但見青雲山雲遮霧繞,青巒疊翠,好似一派神仙之境。隻是這裏渺無人煙,那裏有張角並手下黃巾的蹤跡。曹操有些疑惑,說張角在青雲山本來就是劉澤的一人之言,他原本也沒有完全相信,回頭謂劉澤道:“此處人跡罕至,恐怕張角不會逃到此處吧?”

劉澤微微一笑道:“青雲山乃張角乞命之所,也是張角唯一可以藏身之處,我倒是料定張角絕不會逃到它處。”

曹操見劉澤如此口氣堅決,也就沒有反駁,命令騎兵立即分成八路進山搜索,就算是山上的一草一木也休要放過。

十月的天秋高氣爽,碧空如洗,可就在曹劉二人率軍進入山穀之後,兀地自後山湧起一陣黑雲,片刻光景,風雷大作,飛沙走石,天昏地暗,百步之外,便已難覓蹤影。眾人大駭,這青雲山的天也太過詭異,說變就變,方才還是青天白日晴朗澄明,隻是眨眼的功夫,便已是黑氣漫天,煙鎖霧籠。

劉澤看到這黑氣之中隱含著陣陣煞氣,便已明白這絕非是天氣的自然變化,而是張角在興風作怪。張角師承南華道人,那南華道人最擅妖術,呼風喚雨,撥雲弄霧,剪紙作馬,撒豆成兵,張角雖未曾習得南華道人的全部本事,但玩兩把妖術還是可以的。劉澤心中暗叫不好,對曹操道:“孟德兄,此必是張角用妖術作怪,理當速退。”

曹操似乎也感覺到了這股黑氣的不同尋常,急令諸軍一齊後退。

方才進山之時,曹操將八千騎兵分作八路,有個別領軍司馬貪功冒進,早已是深入腹地,此時情況突變,雖接到退兵命令,可一時半會那裏能退得出來。

但見那黑雲之中,突地傳來陣陣殺聲,無數的人馬滾滾而來,皆是黑衣黑甲,麵目猙獰,撲天蔽地。官兵們那裏見過如此陣式,心膽俱寒,本能地拿起刀劍,照著那黑甲人砍去。那刀劍方甫砍中黑甲人,黑甲人立刻化為虛無,隻剩得一縷黑煙,就在官兵愣神之際,黑煙已竄入其口鼻之中,登時便七竅流血,倒地身亡,死狀淒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