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0章 鐵桶圓陣(1 / 2)

萬秉接到吳桓的急報之後,卻是不以為然,笑道:“區區的雕蟲小計,豈難瞞得了本帥?官兵主力屯紮臨邑,渡船雲集茌平,又豈會在白馬渡河?不過是皇甫老賊的聲東擊西之計罷了,籍此想誆騙本帥回師白馬,調虎離山而後在茌平大舉渡河,本帥豈會中他調虎離山之計?白馬不過上千官兵渡河,吳桓手下好歹還有上萬軍馬,緣何連這區區千把人都搞不定?回去告訴吳桓,速速將這小股的官兵平定了,讓他勿須擔心,皇甫老賊的真正意圖還是在茌平的,不要被官兵的這些小把戲給迷惑了。”萬秉認定了官兵的主攻方向就是在茌平,遂未向白馬派出一兵一卒。

吳桓等不到萬秉的援兵,不過東麵幾個渡口的兵馬奉命而來,和他本部人馬加起來差不多也有三萬之眾了,用三萬人去打一千人,吳桓倒也是信心滿滿,一聲令下,黃巾兵浩浩蕩蕩地向劉澤固守的灘頭陣地攻了過來。

這時,劉澤已經控製了北岸那塊最高的高地,居高臨下,見黃巾兵如蟻集而至,而自己的隊伍已經過一夜苦戰,略顯疲態,但現在還不是休整的時候。

劉澤大喝一聲:“列陣!”渡河前幾日,劉澤專門編練了一套陣法,皇甫嵩委派了五百人過來,劉澤專挑了長槍兵和刀盾兵各二百五十人,由刀盾兵用盾牌圍成一個圓圈,長槍兵將長槍搭在刀盾兵的肩上,弓箭兵則站在他們身後的高處。由於此陣形似圓桶,劉澤便取名為“鐵桶陣”。

一麵麵巨大的盾牌豎起來,構成一道盾牆,一旦黃巾兵迫近,在陣中的弓箭兵便可以肆無忌憚地開弓放箭,就算有黃巾兵能衝到盾牆下,從盾牆後麵穿刺而出的長槍奪命追魂。黃巾兵沒有鎧甲防護,沒有大批量的弓箭兵和騎兵,對於這樣一個鐵桶陣,就是再多的士兵也難破開它的防禦。

劉澤選擇這樣一個陣形,看似笨拙,卻是相當實用,陣中央還有一塊空地,專用騰出來給受傷的士兵休養和讓頂在前麵的士兵輪番休息和吃飯。在這裏要連續地作戰十幾個時辰,如果士兵們得不到休息和食物補充,就算是鐵人也會垮掉。劉澤將所有戰鬥人員編為三班,兩班在崗一班輪休,作戰兩個時辰便可以休息一個時辰。劉澤命管亥和武安國指揮陣形,一夜苦戰,衝殺在前的關羽和張飛抽掉下來吃飯和休息。

一麵麵的盾牌很快地豎立起來,一個巨大的圓形陣地轉瞬間便構築完成,潮水般湧來的黃巾兵將這個鐵桶陣圍了個水泄不通,吳桓一聲令下,黃巾兵呐喊著便衝了上來。如雨的箭矢從陣中飛出,衝鋒在前的黃巾兵立即被射翻無數,許多怕死的黃巾兵向後退去,自相踐踏,亂作一團。吳桓大怒,撥劍連斬了幾個逃兵,才算止住了黃巾兵的退勢。

黃巾兵冒著箭雨,踏著同伴的屍體衝到了盾牆下麵,這才悲哀地發現,憑借著他們手中簡陋粗鄙的兵器,又如何能破開這一麵堅固的盾牆。而盾牆的後麵,更是隱藏著一條條銳利的長槍,一旦他們接近盾牆,從盾牆的縫隙中便會突然地刺出來,戳穿他們的肉體,奪去他們的性命,那道盾牆,不折不扣地成為了死亡之牆。

如此整整地鏖戰了一天,鐵桶陣巍然不動,而陣前黃巾兵的屍體已是堆集如山,隻在要弓箭兵的射程之內,便是躺滿了橫七豎八的屍體,而盾牆前麵的屍體,更是層層疊疊。吳桓的嗓子都快喊啞了,三萬人輪番攻擊,打了一天,居然被這一道盾牆死死地擋住,一步都無法前進,他簡直就無法相信,這盾牌後麵還是血肉之軀嗎?他們不用吃飯,不用喝水,不用睡覺嗎?

吳桓無法知道,劉澤列陣排得是三班人馬,現在列陣的是甲班乙班,而剛剛退下來的丙班正伏在鬆軟的沙地上呼呼大睡,雖然外麵金戈鐵馬喊殺震天,但也絲毫沒有影響丙班戰士的睡眠質量,連續兩個時辰地生死拚殺,戰士們的體力已是嚴重透支,適時的補充食物和睡眠成為恢複戰鬥力的有力保障。而此時戰鬥在第一線剛剛接班的甲班戰士經過一個時辰的休整,此刻鬥誌昂揚,精神抖擻,與還未顯露乏態的乙班戰士並肩戰鬥,阻敵於盾牆之外。

結成鐵桶陣最大的好處就是己方的人員傷亡大大降低,黃巾兵無法突破盾牆自然無法對己方人員造成傷害,而擁有遠程攻擊能力的弓箭兵此時更是無後顧之憂,傾盡全力開弓放箭。弓箭兵的短處在於不能陷入近戰,一旦陷入近身搏鬥,弓箭將無法施展,而弓箭兵的防護又極其薄弱,在近戰中根本無法抵禦其他兵種的攻擊。而此時由刀盾兵和長槍兵組成了一道密不透風的防線,給身後的弓箭兵築起一道安全的屏障,弓箭兵再無陷入近戰之憂,便可以隨心所欲地用箭矢有效地打擊敵人,整整一天,劉澤的五百弓箭兵已經射出了上萬枝箭,給黃巾軍造成了可怕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