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九章(1 / 3)

尾聲我們的圖片展結束了,用小白的話來說:“比大學校園裏的影展還要火爆。”可能是因為我們學校以前很少有類似的活動,再加上大頭的朋友小五還抱了把吉他在現場彈起了革命歌曲,也為我們掙了不少人氣。

點開論壇,我把圖片一張張傳上去,做了一個專門的圖片貼。速度很慢,一邊傳一邊瀏覽這個星期的主題怡,是“直羅鎮大捷”。“圖片展結束了,論壇上麵的長征也結束了!”我自言自語。這是主題貼的內容:直羅鎮大捷紅軍在吳起鎮進行了一個星期的休整。這個時候,徐海東和程子華領導的紅十五軍團在勞山和榆林橋一帶打了勝仗,正準備乘勝追擊,進一步擴大戰果。

10月29日,紅軍陝甘支隊發表了《告紅二十五、二十六軍全體指戰員書》,表示:“現在我們已經勝利地完成了黨所交給我們的這一光榮任務,到達了陝北蘇區與親愛的弟兄們會麵了……我們聽到了二十六軍同誌們在陝甘邊長期鬥爭的曆史,二十五軍同誌們在鄂豫皖的英勇鬥爭和在河南、山西、陝北、甘肅的遠征,聽到群眾對於你們優良紀律和英勇戰鬥的稱讚……”信的最後說:“親愛的同誌們!我們親密地團結起來,為保衛和擴大蘇區、粉碎敵人新的‘圍剿’、開展西北蘇維埃運動的大局麵,開展神聖的民族革命戰爭而奮鬥。”

紅十五軍團的將士們收到信以後非常開心,他們決定要甩打勝仗的實際行動來迎接兩軍的勝利會師。

11月初,紅軍陝甘支隊從吳起鎮出發,經保安到了甘泉南邊的鼻子灣,同徐海東領導的二十五軍和劉誌丹領導的二十六軍勝利會師。毛澤東詳細地聽取了徐海東關於敵情和作戰情況的彙報,指示紅十五軍團迅速打下張村驛,粉碎敵人的反革命“圍剿”。

會師以後黨中央對陝北所有的部隊進行了整編。陝甘支隊為紅一軍團,紅二十六軍和紅二十五軍合編為十五軍團。兩個軍團合稱為第一方麵軍。同時成立了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由毛澤東任主席,周恩來、彭德懷任副主席,統一指揮紅軍作戰。

作者:小荷才露尖尖角2006年4月25日看到這裏,青青的頭像又跳了出來:“春春,告訴你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什麼?”我問。“紅軍過草地沒有東西吃,快要餓暈了,隻能吃野草——這是壞消息。”

“地球人都知道啊,好消息呢?”

“野草很多啊!”

“暈!”

青青又說:“嗬嗬,剛才開玩笑的啦,真的有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好消息是我爸在暑假做了一個項目,要帶學生去重走長征路,沿途考察訪問!”

我一聽來了精神:“重走長征路,這麼爽!”

“是啊,我也想去!”

“我也挺想去的!”

青青說:“真的啊,你也想去?那我問他願不願意帶我們一起“這樣,不太合適吧,這是你爸做的活動,我們怎麼能想去就去了。”

“我們自己已經可以完成很多任務了,圖片展也很成功嘛!”

“長征圖片展和重走長征路可不能等同,你爸能答應嗎?”

“我先問問,Nothing is impossible嘛!你等一下哈!”

我繼續看接下來的直羅鎮之戰:回複:直羅真大捷蔣介石知道中央紅軍和陝北紅軍會師後非常驚恐,馬上調集東北軍、國民黨中央軍和地方軍閥約十萬人向陝甘革命根據地發動了“圍剿”。國民黨反動派企圖在中央紅軍剛到陝北地區,立足未穩的時候消滅紅一方麵軍。為粉碎敵人新的進攻,毛澤東、彭德懷等決定,集中兵力消滅敵人,首先在直羅鎮一帶殲滅沿葫蘆河進發的敵人,然後再轉移兵力,將敵兵逐個擊破紅一方麵軍仔細考察了當地的地形,為殲滅敵人做好準備直羅鎮雖然不大但是地勢非常險峻,是伏擊敵人的好地方這個百戶人的小鎮位於葫蘆河南岸,三麵環山,中間是一條非常狹窄的河穀,最窄的地方隻有二三十米直羅鎮隻有一條道路橫穿過去,而且路麵不平,很難走。彭德懷、徐海東等同誌根據直羅鎮的地形特點,詳細地畫出了作戰地圖,大家認為直羅鎮的地形對我軍來說非常的有利,應該把敵人引進來然後一舉消滅周恩來來到各部做戰前動員:“這是我們紅一方麵軍成立後的第一仗,更是兩軍會師之後的第一仗,大家有沒有信心打贏這一仗?”

將士們紛紛表示:“一定要打敗敵人!”“打贏勝仗慶祝會師!”“保衛陝甘邊區!”

各部戰士還努力地進行了戰前的調整工作。現在的紅軍不再是邊打邊跑的疲憊之師了,大家養足了精神,鼓足了勇氣,發誓加強團結打好會師後的第一仗。

作者:小荷才露尖尖角2006年4月25日“真是受不了我爸了,怎麼說都不行!”青青發來消息。

“那你是怎麼說的呢?”

“七十年前,比我還小的紅小鬼都可以去長征,為什麼我都這麼大了不讓我和他們起重走長征路呢?我們又不占用他的項目資金,反正都是自己出錢嘛!”

“這個肯定不是錢的問題。”

春春還是很不高興:“不讓我去,咱們就自己去!”

“你先不要生氣,重新走長征路沒有我們想的那麼容易,咱們兩個自己去肯定是不行的。你爸肯定有他的原則,他不是一向很好說話的嘛,這次這麼堅決肯定有原因。”

本來就沒抱多大的希望,所以我也不是很失望,繼續瀏覽帖子:回複:直羅鎮大捷根據黨中央的作戰部署,紅一方麵軍的戰士們兵分兩路,埋伏在直羅鎮附近,準備給敵人一個迎頭痛擊,打他們一個落花流水。敵人東北軍五十七軍在10月下旬開始行動,準備到甘泉增援被紅軍圍困的第六十七軍。按照敵人的行軍計劃,有兩條路可以走,遠的那條要走一百多千米,近的就是通過直羅鎮的這一條了。這條路雖然比較近,但是道路狹窄險峻,容易受到進攻。當時敵人內部進行了激烈的討論,大多數人都願意保險起見,走遠路。但是敵一零九師師長牛元峰堅持走近的這一條:“晚走也是走,早走也是走,怕什麼?那麼膽小還打什麼仗?”牛元峰心裏很明白,直羅鎮非常險要,“蛇鑽細管一樣”,但是他以為紅軍的主力肯定部署在遠的那條路上,直羅鎮不是重點,於是想打直羅鎮,讓其他人去打別的地方。最後敵軍采納了牛元峰的意見,走直羅鎮。可是,他們的如意算盤打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