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陣中有陣(1 / 2)

吳庭禪和陸庭祥一聽不假,吳庭禪一招西銘劍法良禽歸心,紮紮實實地擋住了千葉的一招攻勢,陸庭祥化了兩組倭人攻上來的長劍短劍,三人合而為一,果然威力大增。

原來這河圖陣取自於中華古書河圖洛書,變化多端,又暗合陰陽之道,王陽明當年創下這一套劍法後,本意於戰場上攻伐之用,最常見的載九履一,左三右七,平五居中,演變下來,機變萬化,演練於戰場之上時,可攻可守,然而終其一生,隻在平寧王之亂時小試牛刀。

其弟子在此基礎上,由本派門人演練,以防外派侵襲攪局,今日卻在此有了用場。

這河圖陣可寬可窄,猶如海水潮起潮落,一旦使用圓潤,對方竟然束手無策,然而陽明三傑幼時演練,後三人各掌陽明派一堂,這次奉栗先生之命前來京城,並參與武林大會一事,本意是為了重振陽明派,以期在朝中聲望有所提高,重複王陽明在世時盛況。

雖然三人列了河圖陣,然而隻有三人,威力不算大,這可苦了李贄和於落樵,二人不識陣法,不能參與,然而陽明三傑似是隻圖無過,不圖有功,所然也被陣法擊死擊傷了幾人,然而千葉駕馭眾倭人細作,隻圍而不攻,卻把精力往李、於二人這邊傾斜,二人瞬間感動吃緊。

張知行在對麵陣外,見李、於二人吃緊,未免擔心,這幫倭人比在西山圍困靈達幫的要精明得多,武藝也更甚於彼,然而被兩隊倭人隔開的張知行、見素道長等人,也隻是幹著急。

卻在此時,隻見半空兩道人影,直奔於落樵、李贄二人身旁落去,眾倭人紛紛發出暗器,又舉劍來刺,卻見二人如見中柳絮,輕飄飄越過眾人,張知行一看大喜,原來來的正是東林門一枯一榮賢伉儷,也就是張知行的授業師傅。

一枯手黃中貫、一榮手一到程老夫人、李贄手旁,便連手化過十數道刺來的劍光,二人聯手,當今武林真是少逢敵手,就是司徒恭在世時,也難匹敵。

一枯一榮二人的火爆脾氣在江湖上是出了名的,二人一見師嫂被纏,早恨透了這幫倭人,二人一人一隻竹竿,一青一黃卻比長劍還要怩捷,猶如秋風之於落葉,行步如飛,猱身而上,夫妻二人數十年合籍雙修,配合默契,你攻則我守,你守則我攻,往往於千鈞一發之間,彌補了對方招數上的漏洞。

那幫倭人雖然訓練有素、攻守有道,卻沒防中原武林中這兩個人物,原來黃貫中招數邪行,險中求勝,莫華英卻是掌法竿法雄渾,千葉也未識得二人,倉促間不好駕馭陣形,早被一枯一榮二人連出二三十招,料理了四五個人,如此缺口已被打開。

隻見這邊於落樵、李贄會同陽明三傑,如同久困之獸乍出樊籠,出招更是招招狠辣,頃刻間又撂倒了十幾個人,陽明三傑早接上了千葉,河圖陣變化多端,又是陽明派三大高手出馬,千葉早已是左支右出,應對艱難。

這邊倭人陣形一破,那一陣擋住張知行、見素得長和少林眾僧的一隊倭人心性大亂,陣形雖然還在,卻防不住這邊一枯一榮,原來夫妻夫人破了這邊倭人陣形,又從背後侵擾那陣倭人,兩隊倭人陣形如此皆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