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一戰功成,天下一統(2 / 2)

攻陷荊州,袁術開始休養生息。但同一時刻,妄圖爭霸天下的各路諸侯卻不甘寂寞,開始了不斷的征伐。

公孫瓚擊破並州,苦無發展的餘地,與袁術軍撕破協議,攻入袁術軍控製的遼東。

曹操不顧自身的衰落之勢,西進長安,在一群文臣武將的支撐下,很快就將盤踞在長安的李傕郭氾為首的西涼遺兵擊敗,並收編大部,實力暴增。

益州的劉璋派軍出川,大軍數次猛攻,終於解決了盤踞在家門口的敵人張魯。

劉備上有公孫瓚,下有袁術,西邊有曹操,一時如同困獸,動彈不得。不過北方與西方的大戰,加上連連災禍,大量意圖湧入袁術治下的流民被其截留,實力在緩慢恢複中。

公元196年春播完成,袁術新娶蔡琰,同時下令開展新的攻勢。

此時天下間大勢已經非常明顯,袁術依靠獨占6州,又大力發展工商業與提升地區的教育、醫療、軍備,收攏流民,實力一日強過一日。六州之地供養20萬的半職業化戰鬥兵種已然初見成效,可以說是最強諸侯。曹操依靠屯田之策,加上大規模的抓捕異族俘虜為奴仆,總算供養了近30萬的大軍,特別是西涼遺部被其分散收編並訓練之後,已然是有數的強軍,除了底蘊比不上袁術軍,軍力上兩方已經相差無幾、

其餘的公孫瓚奪了遼東後,深陷奢華享樂,反而沒了什麼作為。奮發圖強的劉備因周邊強敵環伺,又政令稀疏,勉強有點起色,已經構不成威脅。

這次進攻袁術第一個打擊的就是劉備所部。10萬大軍北上青州,一路橫掃,在曹操坐視不理的態度下,很快就被攻陷。劉備投降,桃園三傑被袁術圈禁。

攻下劉備,袁術沒有停手,布置在遼東的暗子爆發,很快攪亂公孫瓚的統治區。曹操也明知袁術即將掃滅公孫瓚,也同樣加快對益州的攻伐。

197年冬,袁術軍雙管齊下,在經過大半年的征戰中,擊敗公孫瓚,徹底奪取冀州、並州與幽州三部,公孫瓚投降。同一時刻,曹操遷走兗州北部民眾富司隸,並加固大漢八關,同時攻陷漢中、益州,涼州,成為了僅剩的另一位諸侯。

時光冉冉,袁術在治下政通人和,數年的休養生息下,整個治地欣欣向榮。但他一直沒有提及攻擊曹操的轄區,而是做出守勢。

曹操的治下即便依靠偷學袁術治下政策,也因民眾來自五湖四海,又都是一些不甘失敗的大家族與豪強,效果不高。即便曹操數次以鐵血手段懲治,也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

202年,袁曹雙方對峙第5年,曹操頭疾發作,昏迷數日,接著身體每況越下,一月之後在長安辭世。曹操之子曹丕在世家大族的支持下,割據益州,整個統治區內,眾多郡縣反叛。

曹昂與戲忠等人竭力鎮壓,可惜實力不足,叛賊太多,疲於應對,不到半年時間已經丟了大部分地區,僅剩下司州與雍州一部分。

203年,曹丕讀取長安,進逼洛陽,曹昂見大勢已去,又不喜叛賊奪得自家天下,書信袁術稱臣,引楚軍入洛陽。

曹昂的做法使得八關防禦失去作用,楚軍數萬鐵騎入洛陽,加上宛城方向守軍投降,關卡落到袁術軍手中,袁術覺得一統天下時機已至,當即細數曹丕數罪,一路大軍從洛陽攻武關,一路從宛城直取長安。一路從荊州過上庸直取漢中,一路從長江水道沿江而上,過夷陵渡口取建州。一路從荊南過公安,奪取益州涪陵。

5路大軍齊發,早已因反叛實力大減的曹丕根本無法應對。僅僅一年多的時間,益州、雍州、漢中相繼失陷,曹丕隻得逃亡涼州金城。

204年春,袁術軍大將文聘攻取金城,曹丕軍敗亡。

204年秋,袁術登基為帝,定國號為紀,開始勵精圖治。

207年,大紀出兵北方草原,掃除鮮卑、烏桓、匈奴餘部,並設立西域都護府,打通絲綢之路要道,清除危險。同年水軍深入大海,拉開了大紀的大航海時代。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