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土之地,地大物博,萬物靈長,物競天擇。
中土之地自太古以來,時有上古之妖魔凶獸,喜於嗜殺飲血,屠戮生靈,憑其先天造化所賜之蠻力,橫行於世而無阻,致使生靈塗炭,為禍世間。
太古先人為求生存,不得不與之苦苦相爭,然而先人力微,敵之不過,死傷無數之後卻也隻得邊荒一隅偏安苟活,境遇頗為淒涼悲慘。
可這千百年來,太古先人不甘苟活於此,常時時於孤寂困苦之中參天悟道,欲善其身。
有道是蒼天不負,終有絕世奇人憑其非凡之悟性,竟悟出天道,得其超凡神仙之力,竟可劈山移海,行風登雲,縱橫於天地之間,其力足以與上古妖魔一爭高下。
太古先人遂而獨往中原,與上古妖魔展開驚天一戰,終於中原絕嶺“太皇山”上大敗上古絕世妖魔“蚩尤”,怒斬其首,追擊其殘餘部族數千萬裏不止,一路斬妖除魔,山河血染,屍骨磷磷。致使中土之妖魔鬼怪盡皆畏懼不已,避退於外域荒蕪隱匿之地,數千百年不得而出。
太古先人自此而雄踞中原,繁衍生息,開朝立業,安然百年。
光陰如息,瞬而百年已過,時今已至明武年間,帝王賢明,民生富裕,天下太平。中土修仙之道亦是鼎盛興旺,門派林立,萬法盡開。中土似已無妖魔之困,縱使偶有殘存在境內荒山僻境之中的凶惡妖魔為禍作亂,也會被中土各路正道門派的俠義修仙人士及時鏟除封印,以維護世間安定。
修仙之道始終仍乃世人盡所敬仰,萬人之所尋求,隻是這修仙之道對於天資要求甚高,其中所遇艱難險阻亦非凡人所能承受,致使這數百年來,修道之人眾多,得道之人卻也寥寥無幾,再加之中土各門各派的修仙之人大多喜於幽靜之所,常隱於名川大山之中,少於江湖往來。
久而久之,如今修仙得道這種東西在世間大多數尋常百姓看來,倒是多了幾分飄渺虛無的神秘之感,多不複加妄議。
怎奈天道蒼茫,風雲莫測,中土雖大,可相較之無邊域外之境,仍不過飄渺一粟而已,久隱於那邊荒蠻族之外的無數妖魔鬼怪,更是不為久安於中土之人所知……
中土西南是為蜀川,自古天府,周附萬山聳立,連綿不絕,直達天際,在蜀川南邊的群山之中更有一片廣袤無盡的遠古森林,名曰“雲林”,其間澗穀幽深,叢林茂密,人跡罕至,多有無數奇珍異獸,價值不菲。
蜀西“雲林”邊界最近的地方有一名叫“安陽鎮”的一方小鎮,小鎮周圍坐落著幾座村莊,其中有一古稱“慶陽村”的山間小村。
小村依山傍水,山間流淌著一縷清泉。其間村民白天多會伴著幾朵飄渺白雲,幾聲雞鳴犬吠,伐林耕田,日出而作,日落而回,過得雖不算富裕,倒也怡然自得。
“慶陽村”至中土開朝以來,久安於此地的幾家獵戶便會時常進村外“雲林”的群山之中打獵,多會獵得幾隻生存於山林之間的兔鷹野獸,以去臨近的“安陽鎮”中換取一些生活所需之物,此之習俗,已達數十年。
可是今年時至九月入秋之時,慶陽村中但凡是進這“雲林”之中打獵的村民卻大多失蹤於這深山林野之中,數月未歸,無一幸免。
而後更有慶陽村村民於山林之中發現了幾具血肉模糊的屍體,難以辨認,於是便有村民相傳在這“雲林”山野之中有著凶惡妖獸隱藏其間,伺機傷人,食其筋肉,毀其屍骨,殘忍至極。
一時間慶陽村的村民皆是人人自危,村中的獵戶更再也不敢入林打獵。
此事相傳甚快,臨近的“安陽鎮”的官府聞之,多次出兵入林圍繳,卻是不力,倒是有幾個府兵丁役莫名傷亡失蹤於雲林之中,至使“雲林”的周遭村民更是恐懼於其間的凶惡妖獸。
安陽鎮的縣官無奈之下,隻好張榜懸貼,重賞捉妖,廣邀天下江湖之中的修道俠士前來相助。
果然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由於懸榜之中所報之賞金極為豐厚,一時江湖之中的各方俠勇之士,盡皆聞風而來,於是這平日裏僻靜安詳的小鎮,卻也一時因此事變得頗為熱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