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征媳婦長得五大三粗,卻是做得一手好繡活,她常上縣城賣手藝,所以宋熠叫江慧嘉跟她同行。
江慧嘉思量片刻,雖然心中頗不以為然,但想想宋熠的也不無道理。她不懼怕什麼危險,但也不想總與世俗常規背道而行。這又不是什麼原則性的問題,不必太過糾結。找個伴就找個伴吧!多與人交流總好過閉目塞聽。
她於是點頭答應。
宋熠見終於將她服,也是長出一口氣。
又同江慧嘉道:“娘子進城那日若是有空,再幫我買些紙筆回來吧!紙要熟宣,筆要羊毫兼毫狼毫各買一種,狼毫要花枝俏,羊毫要中號白雲。此外若有色料,最好也買一些。”
江慧嘉上回也買了些筆墨紙張,但她筆隻買了一支,紙買的也是生宣和毛邊紙,這些顯然不符合宋熠的要求。
她口中答應了,心中則估量著宋熠或是要畫工筆畫,不然為何要她買熟宣和狼毫花枝俏?
想到這裏,江慧嘉又想起一事。
上回在集仁書鋪買書,書鋪的老掌櫃是要求她將買來的書全都重新謄抄一遍送回的。她買了書回來以後倒也抄了些時日,但她那一次買的書共有六本,一時半會兒要全部抄完也不容易,她到目前為止也隻抄好了《神農本草經》。
這還是在諸事煩亂的情況下擠出時間抄的,雖隻有一本,但一本至少已經抄完,她應該在這一次上縣城的時候將謄抄好的這本《本經》帶上去。也算是先給個交代,其餘的留著往後繼續抄。
江慧嘉將方方麵麵都想到,下午就抽空去了一趟周征家,問到了周征媳婦,她卻是再隔一日要去縣城,江慧嘉就與她約好了同行。
到了約好那一日,江慧嘉起了個大早,與周征媳婦同去村口等了跑海車。不一會,跑海車到來,江慧嘉這回算是熟門熟路地爬上了車。周征媳婦則是帶著自己大兒媳婦同行的,她自己叫江慧嘉一聲弟妹,而她的大兒媳婦則要叫江慧嘉做嬸娘。!
在第一次聽到周大郎媳婦叫自己做嬸娘時,江慧嘉簡直要被雷翻了。知道,周大郎媳婦的年紀比她還要大呢!
但在農村,這個現象又很常。
誰叫古人不講究避孕呢。
一路上將江慧嘉與周政媳婦以及“大侄媳婦”閑聊,縣城很。快就到了。
周征媳婦要先去繡坊,江慧嘉因為覺得還有一大個白的時間,也不急著去做其他事情,就跟著周征媳婦去了繡坊。實話,江慧嘉對這個還挺好奇的。
她自己雖然沒有點亮女紅技能,但好在原主的手藝也還過得去。而她自己雖然手殘,但對刺繡這個極具古典意味的漂亮事物卻是非常喜歡的。自己水平不行,不代表她不喜歡看別人做的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