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了頓,又說:“短則三五日,十數天,長則三五年。具體何時爆發,我亦無法預料。隻能說,在近期的可能極大,三五年是小幾率,至於更長久,幾乎不可能。”
這其實就已經相當於是病危通知。
隻不過任何事情都有個例外,江慧嘉行醫多年,更是遵循行內習慣,不會將話說死。
這也是對患者的一種負責。
但她話語中的意思表達也很明確,太子不存在理解錯誤的可能。
他果然理解了,這一次,他也沒有再沉凝思考,而是很快就道:“孤不需要三五年,也不需要三五十年,隻需半年……”
說到這裏,他微微頓了一下。
一直被他斂藏極深的情緒至此終於有了一瞬間的明顯泄露,他聲音中含了顫抖,極低極沉:“江大夫,你能控製嗎?可否再給……我半年時間?”
這一次,他沒有稱“孤”,而是自稱了“我”。
江慧嘉懂了,一種兩處茫茫的“果然”也終於從她心中落定。
她懷著最後的不甘心,多問了一句:“殿下,當真不願試一試麼?開顱手術並沒有多麼可怕,小女鬥膽自誇,殿下若願手術,小女可保殿下九成生率!”
九成,麵對開顱手術,哪個大夫敢做這種保證?
就算是現代社會最頂尖的專家,擁有最先進的設備和最精英的助手團隊,也沒有人會這樣說。
這種話說出來,幾乎是違背醫生的原則了,這也可以說是江慧嘉對太子最大的善念。
她期望可以用這種保證激發太子的信心,再次誘惑他去“向生”。
事實上她有九成把握嗎?
不,她隻能保證自己會盡最大努力去完成這台不知道會不會來的手術,至於結果,用概率去形容是很不專業的。
然而太子最後還是堅定地說了兩個字:“不必。”連拚概率這種不專業的機會都不給江慧嘉。
但也或許是因為明確獲悉了自己命不長久,又是自己主動將生的機會給拒絕掉了。秦恒最終又一次沒忍住,多說了兩句:“江大夫,孤並非不信你,也並非懼怕你的手段。”
他終於一聲輕歎:“孤隻是不能忍受自己的大腦被打開……誰都不行。怎樣出身,孤不能選擇,但如何死亡,我可以自己決定。”
我不能選擇自己的生,到我能夠決定自己的死!
毋寧死,也要存留精神的高潔。
他這是將開顱視作對自己生命的玷汙?
這一瞬間,江慧嘉明白了太子的堅持。她也終於明白,自己不可能改變得了這種堅持。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這或許是江慧嘉這個現代靈魂不管怎樣都難以理解的一種氣節,又或許用氣節來形容還稍有些不準確。
但就算難以理解,她也懂了。
“半年……”她隻是思索,不通過手術,自己有可能再為太子留住半年生命嗎?
對大靖而言,這半年又該是多麼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