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書友的討論(滿精彩的)(1 / 3)

事先申明:這個是紀實...

汗.喜歡關羽的人看來不多啊,其實我更討厭大耳賊這7姓家奴啊~投公孫纘,再投袁紹,再跑陶謙,然後呂布,再來曹操,然後劉表最後劉彰...他還好意思說呂布三姓家奴。我汗一個.. 軍魂

其實本書的基本理念就是錯誤的,任何人都無法改變呂布,因為呂布本來就不是一個能接納忠言的人,再加上他為小利而動心的個性,一匹馬就可以被收買,就算多出一個兄弟,呂布結局也不會有什麼不同,倒是可惜高順這樣一個能力相當不錯的將領。 抗日英雄

說大耳賊是7姓家奴?????? 我狂暈~~~~~~~~說呂布是三姓家奴是有原因的,他為赤兔殺義父丁原,後又為貂禪殺義父董卓,可是劉備沒有殺公孫纘、袁紹、陶謙、呂布、曹操、劉表等人中任何一人吧,也沒有(無*)到隨便拜義父吧,在三國亂世投奔有實力的人是很正常的事情,連曹操當年在洛陽的時候也在董卓手下幹活,郭嘉(奉孝)也是先投袁紹後跟曹操的,可是象呂布這樣的在三國裏可是沒第二個的。 抗日英雄

回抗日英雄:能不能改變不是你說的算的!即使是現在,多個親人時在麵對困難的時候的抵抗力不是多一個得力武將,軍師能比的!你看看劉備三兄弟,孫氏家族,曹操曹仁曹洪夏侯兄弟,我不能想像如果劉孫曹一開始隻有部下,身旁沒有一個能傾訴的對象時,在巨大的壓力下會犯什麼錯誤!還有,你以為你是誰,‘基本理念錯誤‘?你憑什麼說這個?與你的思維不同就叫錯誤? 舍/杯\酒

回抗日英雄2:首先一點,說呂布三姓家奴是羅貫中杜撰的!史書上說的是:丁原待之如子!丁原根本就不是呂布義父.還有,董卓對‘甚信愛之,誓為父子.‘注意了,是董卓主動要收呂布的,並不是演義中說的那樣呂布去求當義子的那幅賣國賊樣!至於劉備...你說‘投奔有實力的人是很正常的‘...不過想劉備那樣投奔那麼多人的例子在三國曆史中實在是獨此一家!你認為劉備是什麼樣的人? 舍/杯\酒

最後申明一下,我是看著史書,三國誌,資治通鑒,三國會要這樣的史書來寫的.也就是說起點和羅貫中一樣,都是站在曆史的基礎上開始編小說!不同的是他的主角是劉備,我的主角不是罷了!所以...如果你隻看[三國演義]這本書的話.最好不要太多的評論.. 舍/杯\酒

回抗日英雄:三國演義也隻是一本小說,不必抱著它來給各路英豪蓋棺定論.更何況由後人書寫的曆史,也不見得有100%的可信度,作者想合理的給自己喜歡的角色一種新的人生詮釋,又有何不可呢?~~~~~舍杯酒大大加油!^_^ 廢貓三千

四票奉上,以後不能常來,希望每次來都能看到多多的更新~~~ 廢貓三千

大耳賊隻不過投奔的人比較多..大耳沒認那些人做義父..不算是7姓家奴!! 無知的懲罰

看了半天沒明白。暈死了!!!!!!!!! 執子之手.

其實不論是在正史、野史或是演義裏呂布的性格就是那個樣子的,如果性格不改變,那麼你所說的改變就無從談起,比如袁紹的敗亡就是很明顯的例子,明明自己的實力比曹操強大,而他屬下的沮授、田豐也不是對曹操的計謀毫無察覺,但結果大家都知道了把,所以除非你寫的呂布的性格和其原型不同,不過如果呂布的性格和其原型不同的話那多不多一個兄弟也沒什麼差別。因為以他的統帥和勇武再有張遼、高順和陳宮輔佐,在三國初期絕對不是劉備三兄弟所能匹敵,就是和曹操相爭也能不落下風。 抗日英雄

“大耳賊隻不過投奔的人比較多..大耳沒認那些人做義父..不算是7姓家奴!!”我狂暈~~~~~~~~~~~我隻是說當時的人罵呂布三姓家奴的原因,畢竟封建社會最重要的就是君臣關係和父子關係,造反和殺父都很難得到認同(那怕是義父子)與投奔的人多少沒什麼關係,要知道,在當時的人看來不管你投奔的人有多少,都是在為東漢劉姓皇朝賣命,也就是為朝廷賣命,無論是在袁紹那裏當官還是在曹操那裏當官或者在劉表那裏當官都是當朝廷的官。 抗日英雄

1、首先一點,說呂布三姓家奴是羅貫中杜撰的!史書上說的是:丁原待之如子!丁原根本就不是呂布義父——如果對一個待你象自己兒子一樣愛護的人都能為一匹馬而殺之,那當時的人會怎麼看你呢??? 2、還有,董卓對‘甚信愛之,誓為父子.‘注意了,是董卓主動要收呂布的,並不是演義中說的那樣呂布去求當義子的那幅賣國賊樣!——無論是否主動與否,他們有義父子關係吧,結果為一美人而殺義父,當時的人又能怎麼看呢??????? 抗日英雄

3、至於劉備...你說‘投奔有實力的人是很正常的‘...不過想劉備那樣投奔那麼多人的例子在三國曆史中實在是獨此一家!你認為劉備是什麼樣的人?——無論投奔的是誰,都是為朝廷效力,這應該是當時人的真實想法。 抗日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