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燕帝駕崩天下亂(1 / 1)

此時,定都於燕京、曾經煊赫數百年的大燕帝國也在風雨飄搖之中。老皇帝趙覺終於抵擋不住歲月和嬪妃們的銷蝕,兩腿一蹬,咽下了最後一口氣,身後留下了不諳政治的皇後宇文明姝和年僅三歲的皇太子趙心。

野心勃勃、貪欲十足的國舅爺宇文虎威早已掌控了所有財權、兵權。

其實,論才略,論膽識,怎麼也輪不到國舅爺來統兵馭將的。但是,沒有多少政治謀略、頭腦簡單的皇後宇文明姝,被國舅所煽惑,時時在老皇帝麵前替宇文虎威說好話、謀權位。

老皇帝架不住皇後宇文明姝的軟磨硬泡,最終還是將那權中之權的兵權交到了國舅爺手中了。

事實上,統兵馭將最適合的人選當屬皇叔趙猛,趙猛率兵抵禦北方的匈奴二十餘年,與士卒同甘苦,共患難,深得軍心,從無敗績,且其子趙淵年方十五卻已驍勇非常。

怪隻怪他也姓趙,而且還是皇叔呢,所以多疑的老皇帝不會將兵權給他,畢竟嘛,在曆史上皇叔搶奪皇侄皇位的事件還是發生過的。

雖然,趙猛對趙厥是忠心不二的,不過嘛,人心隔肚皮,一顆忠心放在肚子裏,趙厥也看不見。

趙猛也倒是很顧大體,安安心心地坐著冷板凳,沒有一絲一毫的不滿和怨懟表現出來。

老皇帝剛剛咽氣,宮中的內線就把消息通報了鎮守楚地的成得律、和鎮守秦地的姬用。

他們得知平庸無奇且貪得無厭的宇文虎威執掌兵權,心中狂喜,都在加緊準備,要裂土稱帝呢。

名義上,所有軍隊都由宇文虎威統一指揮,一體號令,但實際上,地方軍隊的大小將校根本不把他們認為是繡花枕頭的宇文虎威放在眼裏,正所謂縣官不如現管,根本來說他們隻能跟管轄自己的頂頭上司邀功討賞。

萬急之時宇文虎威所能調動的也就是燕京所轄的四十萬左右的軍隊,其他的軍隊是不會理睬宇文虎威的號令的。

楚、秦兩地所轄軍隊也各有五六十萬之眾,是以,成得律、姬用根本不把宇文虎威和中央轄軍放在眼中。

但是,在旗幟鮮明的反叛之前,他們還是做足了臣服於中央政權的表麵工作。成得律、姬用可都是老軍閥了,對於眼前局勢他們是看得懂,等得住,裝得更像那麼回事呢。

有一句話說得很透徹,雖然都說“高處不勝寒”,但是個個都想往上爬,國舅爺自然也不能免俗了,皇帝一咽氣,他就忙不得地將皇太子趙心扶上皇位,不忙治喪,而是先自號護國公,將相權、財權、兵權一把攬在手中,一切要職都換上了自己的人,小皇帝趙心隻是他的提線木偶而已,又將忠心於趙厥的大小文武官員一體關押,並指使善於羅織罪名的心腹嚴加審訊,施以酷刑。

事實上,就是一套陳舊原始但又是陷害人效率最高的老手段:捉拿—栽贓—嚴拷—誣服。

這樣一來,原先忠於老皇帝的股肱大臣們一夜之間全都成了反叛之賊,似乎他們以前對老皇帝的忠心都是裝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