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是天下大亂、三國紛爭,卻也有一些較為邊遠荒僻之地還相對安寧,這裏是西秦國的偏南之地,有一座高山生得極為雄偉,似一條昂首長嘯的巨龍,當地人以山形取地名,取名龍頭山。
龍頭山下有一個小山村,小山村正好在龍口之下,有一汪清水從龍口之處源源流出,似龍流口水,故村名就取為龍涎村,村中也有數十戶人家。
這個小村子前麵是一個不大的小平壩子,小壩子之中地勢平坦,土質肥美,又得了龍涎清泉的滋養,周邊還星羅棋布的分布著一些小村莊。
這裏地處偏遠,離最近的小鎮也要有四五天的腳程,由於山高路遠、艱難險阻,途中又多有豺狼虎豹、山賊草寇,連貪官汙吏們都懶得跑到這裏來刮地皮。
這樣反而倒好,這裏的山民百姓也樂得了個清靜自在,自然的這裏也就成了陶淵明之類所一心向往的桃源仙境了。
不過,也還真有一些厭倦中原紛亂的文人雅士不怕山高路遠、猛獸、強賊,避居到了這個桃源仙境。
這小平壩子雖然不大,倒是土肥水足,也足夠養育這裏的百姓。
龍涎村中人家因山取姓,大部分人都姓龍。
村中人種田、打獵,還兼做一些石匠活,小壩子還真是旱澇保收的肥美之地。
五位仙、聖腳踏祥雲,自天界從容下凡,要尋找合適的肉體凡胎,他們見龍頭山綿延數百裏、氣勢雄渾,大有吞吐天地、揮灑山河之勢。
五仙聖相視片刻,點了點頭,一齊按下雲頭,化作凡人模樣,下到龍口正下方的龍涎村中,想要親身查訪個究竟。
卻說這龍涎村中有一忠厚老實的石匠,他姓龍名固,已經四十有餘了,妻子李氏懷孕已近四年,卻遲遲未見臨盆生產征兆。
村中有“見識”的老者們都擔著心呢,村夫、農婦們都在竊竊私語,生怕她懷的是為禍人間的妖胎,怕給村民們帶來不測的災禍。隻是鑒於龍固在村中為人忠厚、且樂於助人、口碑又好,而不敢輕舉妄動罷了。
村中人幾年以來遇著龍固,第一句就問:“嫂子生了沒有?”
龍固隻好憨厚地笑笑說道:“還沒呢,不急不急。”
龍固嘴上說不急,心裏卻是日夜煎熬、急得寢食難安,但又不能讓妻子看出來,不過,他也不是一個魯莽之人,隻是每時、每事都悉心照顧妻子。
況且,妻子也並沒有什麼不適和異樣之處,所以,隻有耐心等待,畢竟他們都四十二歲了,幾十年都等過了,也不急於這一時半刻呢,他們心裏在想,不可能永遠不生出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