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驍龍憂心議大略(1 / 1)

[\"處置了一眾邪祟之人後,龍敦終於鬆了一口氣,他對呼啦罕說道:“這次所殺的這些人雖說都是為害天下的蠹蟲,可是,一下子看到這麼多的人頭落地,我心中也確實不是滋味,總覺得有什麼地方不對勁,賢臣是否可以寬解寬解?”

呼啦罕說道:“皇上是仁德之君,見這血腥場麵心中不適,那是自然的,不過,臣下細官曆代惡習之積累,朝代之更迭,莫不是對邪祟之人處置不力,社會風氣不正,日積月累,逐漸的也就積重難返了,這樣一來,社會奢靡之風逐漸盛行,貴族子弟驕橫跋扈,官吏墨吏不畏國法,駐軍將領也貪得無厭,對治下百姓敲骨吸髓,再有為君者不加防範,不知整飭,衰敗之勢一旦成了氣候,朝代更迭也就不可避免了。皇上既然發現了症結所在,決心整飭,那就不必太過自責了,幾萬顆邪祟之人的腦袋,與天下百年的長治久安相比,那也真是不可相比的了。況且,這些邪祟之人,個個血債累累,治以典刑,那也是罪有應得的了。邪祟之人不除,天下善良之人又何以善存呢?”

呼啦罕的一番寬解,龍敦的心結終於放下了,說道:“賢臣所言即是,我心中雖也這樣想,可是從賢臣口中說出來,確實有不同意味,令我心中痛結豁然開朗了。”

呼啦罕說道:“下臣拙言,能夠寬解皇上心結,下臣實感欣慰。”

龍敦說道:“我屢次要授你實職,你確百般推卻,今日隻有你我君臣二人,不妨將心中難言之痛細細陳說一番,如何?”

呼啦罕說道:“皇上容稟,下臣乃一介外臣,確實有不得已之苦衷,屢屢拒絕皇上授予的實職,那是下臣的私心、懶惰之心在作祟呀!”

龍敦驚道:“賢臣為何如此謙辭,我實在難以理解呀!”

呼啦罕說道:“下臣是一外族之人,與大部分文武難有共同言語,若接受實職,必然招致無端的猜疑和攻訐,若果真如此,既讓皇上難做又讓其他大臣多心,有道是‘無官一身輕’,‘冷眼旁觀清’哪!我雖得皇上垂愛,卻不再朝局政事之中,難得的清閑隻在,難得的旁觀靜查。若接受了一實授之職,難免就要陷入官場爭鬥的是是非非之中了。”

龍敦說道:“也是,曆朝曆代,文臣武將們拉幫結派,爭權奪勢,為了利益,為了權位,為了一些名位,他們所用手段那真是無所不用其極的呀!就魯威、武信以及太子報來的官商勾結、官官勾結,互相傾軋,互相構陷的案例也確實是觸目驚心呀!你未攪在局中,也算是落了一個清淨自在了。不過,天下之事,可真離不開賢臣幫襯呀!”

呼啦罕說道:“皇上對下臣有知遇之恩,下臣一定竭盡所能,為皇上排憂解難。”

龍敦說道:“國家之事,紛紛紜紜,千頭萬緒,實在不易呀!賢臣可得出個完全之策呀!”

呼啦罕說道:“其實,國家之事,說複雜也複雜,說簡單其實也簡單,無非就是九個字:‘用正人,勒私心,正風氣’而已。其實,皇上之策已經招招打在了要害之處,國家安危可無憂了!”

龍敦說道:“賢臣過譽了,我龍敦覺得,人心貪欲無限,實難勒製呀!亂由‘私’起,‘私’由心生,唉!人心難測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