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秦答道:“龍敦兄弟所言確實不虛,隻是,那趙猛父子誠心待我,我也不忍驟然相叛哪!做人得知恩圖報哪!”
龍敦道:“李大哥果然重情重義,小弟沒有看錯,好吧,我也不為難大哥了,今日,我且先退兵三十裏,到時候你就報說:‘龍敦已經親率大軍五十萬前來,具有絕對的兵力優勢,卻不進反退,恐有奸謀,不如先行退兵,先看清形勢,以保住二十萬燕國大軍。’”
仇秦在馬上拱拱手,說道:“龍敦兄弟的厚意,來日一定相報。”
龍敦道:“李大哥若有來歸之意,為弟隨時恭候。先別過了!”
龍敦從容地拔轉馬頭,約退眾軍,一退就是三十餘裏,仇秦佯裝‘追殺’了一段,最終卻‘追’不上,率軍掉頭回去了,司馬造要揮軍急追,被仇秦擺手阻止了,兩將一直退回鳳鳴關上。
司馬造大惑不解,問道:“仇將軍為何不乘勝追擊,將龍敦大軍給徹底打敗呢?我看那龍敦,平民裝束,在兩軍陣前,不披衣甲,不拿兵器,驕傲狂放的樣子,依末將看來,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呀!”
仇秦答道:“司馬將軍有所不知也,這龍敦,雖然其貌不揚,卻是,智謀過人,武藝高強,能徒手擒捉猛虎,其勇猛、謀略,遠遠在你我之上,卻主動約退大軍三十裏,若有詐謀,你我將死無葬身之地了。是以還是以退軍守關為上策。殷霸天、韓頹兩人就是前車之鑒。”
仇秦又說道:“據我對龍敦的研究,他最喜歡的就是誘使敵軍‘大踏步深入’,再進行‘側後包圍’,‘實施迂回聚殲’的戰術,秦國的幾大主力,不就是被龍敦這樣算計的嘛!哦,還有楚將韓頹的幾十萬大軍,也就是中了這樣的算計!”
仇秦、司馬造,未經大戰就退軍鳳鳴關上,引起了趙猛懷疑,趙猛忙發書追問仇秦,要他講明情由。
仇秦回書答道:“龍敦小子,雖然年紀尚輕,卻是不可輕視,他親率五十萬大軍前來,不進反退,恐怕他又要再實施‘誘敵’、‘迂回包圍’之計,殷霸天、韓頹就身受其害,我恐有詐,不敢急追,為穩妥起見,退軍先回鳳鳴關,以防為龍敦所乘,望趙大將軍恕罪!”
趙猛其實也知道,論文論武,仇秦也一定不是龍敦對手,回書道:“仇將軍所慮甚是,這龍敦小子以虎踞山為基業,不到一年,即率百萬大軍,兵臨祺鳳城下,其智謀、勇略非常人可比,應小心應對為是。”
仇秦回書,又言說道:“龍敦欲要拿我,確實易如反掌,今日,他約軍而退,我想,他是不想陷入兩線作戰的維穀境地,他率優勢大軍前來,卻未戰先退,實則是令我軍知難而退,也就罷了。”
仇秦退兵回到鳳鳴關上,與司馬造一起嚴加防守,趙猛始終不放心,也親自趕了過來,仇秦、司馬造出帳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