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龍敦來說,打勝戰可不是問題,戰後處置戰俘才是大大的難題呢。數十萬戰俘的飲食、耗用,那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哪。
至於鍾全的那個多嘴多舌的謀士,他也不想多問,也不必多問,他想模仿韓信的謀士,真是弄巧成拙,一者,武信早已經將心腹細作安排在了鍾全的身邊了;二者,龍敦對製住鍾全那是有自信的;三者,鍾全的骨幹將領可都是武智和魯黑達的心腹。如此,朱略還真是不識時務,還天真的想要效仿當年的蒯徹,卻是錯打了主意,白白送了自家性命。其實,朱略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早已經在武信安插的細作的監視之中了,隻是愚蠢的朱略還懵懂不知罷了。
鍾全對於龍敦的將領安排,也確實心知肚明,也根本不敢有一絲一毫的反叛之心,根本來說,一者無心;二者無力。龍敦對於他這員敗軍之將放手信用、委以重權,二者,龍敦的謀略和武藝那也是鍾全根本不敢挑戰和企及的,不能做老大,那就乖乖的做下屬,也是不錯的選擇。所以,隻要龍敦有籌措物資的命令到來,鍾全絕對不會打半點折扣地全力籌措,往往還會比實際任務更多的物資送到龍敦之處,這一點,也常常得到龍敦的讚許和當眾讚揚。
龍敦有了鍾全幫助籌備大批物資作為保障,心中也就安穩了許多。五十萬降兵再加上七八十萬義軍可真的需要為數不小的開銷呢,他可不希望像昔日的秦國的名將白起一樣,因為無法養活大批降卒,而不得不大開殺戒,將趙國降軍全部坑而殺之,最終落了個‘屠殺戰俘’的千古罵名,將領屠殺降軍,有那麼多的心酸和無奈,數十萬條鮮活的生命,那是什麼理由都解釋不清楚的,後人又怎麼會聽你解釋呢?屠殺戰俘、漠視生命,那是放在任何時代都會被人唾棄的。
所以龍敦不想速勝,不能速勝,也不必速勝。
在各路秦軍圍困的十數天之中,龍敦隻是命李弼將殷開死黨所轄的三支秦軍慢慢的隔離出來,進行嚴密的監視。
龍敦命各路人馬逼近秦軍各寨,命士卒日夜不息,繞秦軍各營深掘塹壕,再引來河水,將各營秦軍死死困住,就是從來不派一員將領前去搦戰,擺出一副‘雞犬之聲相聞,卻老死不相往來’的架勢。
十路秦軍來得倉促,未曾多帶糧草,更兼糧道斷絕,數十萬人馬消耗甚大,不到十天,秦軍各營均已斷炊,饑餓難耐的秦軍開始宰殺戰馬,騎兵將領根本無法阻止,不到二十日,戰馬也全數殺光吃盡了。
龍敦命各營緊防死守,就是不攻打也不勸降,隻是日夜騷擾而已。
十路秦軍大營被死死圍困二十餘日,但一直沒有被攻打,也沒有被勸降,也沒有任何一寨敢於率先出戰和突圍。
終於,到了二十五日上,殷開死黨的其中一營終於按耐不住了,大開寨門,呼喊著殺將出來。
龍敦守軍早已有所準備,命箭弩方陣來個‘萬箭齊發’,用一頓密集的箭雨將企圖突圍的秦軍逼回了軍營。
這一敢於率先突圍的一寨就是由殷開之侄殷雄所親自統領的,殷雄雖有熊虎一般的力氣,但是他頭腦簡單,雖然自認武藝過人,卻始終不是殷霸天和殷不破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