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歸心如箭下山來(1 / 1)

[\"龍敦再拜而別,狄武三人目送龍敦離開,龍敦也是依依不舍的樣子,直到相互都看不到了,龍敦才邁開大步飛奔趕路。

龍敦勁力渾厚,放開腳步也不覺得一絲氣喘,再加上思鄉心切,原來向導楊二狗帶著他們走了三四天的山路,龍敦隻用了小半天就跑完了。狄贇則繼續跟狄武學習那些經濟籌劃、物資的整理調度之學。

其實,狄武已經料想到,龍敦必然需要一個能夠籌措物資、調度經濟的能人幹將相輔才可成就大事、大功,狄贇很有耐心,且心思縝密。狄贇就是最好的籌措糧草物資、調度經濟的上佳人選。

龍敦善於戰略,膽識過人,可是有時耐心不足,對於經濟、物資也就不是那麼在行了,這一短板也就隻有用狄贇來彌補了。

皇甫淑雅在龍敦離家之後就再也沒見到龍敦了,心中十分的思念龍敦,她每天除了幫父親坐診之外就是學習經典,調製丹藥,她心靈機巧,還真發現了許多妙方,調製了許多丹藥,還調製了一些治療和預防時疫的藥方,有她在,周邊四村八寨的山野村民也少了很多病痛的折磨。病人在十步之外,她就能把他們的疾病判斷的八九不離十了。

在閑暇的時候,皇甫無疾常看到她心事重重的樣子,很是心疼。

皇甫無疾又何嚐不知呢,在他們眼裏早就把龍敦看做準女婿了。

龍敦勇力過人,智謀過人,孝順父母,遇著大事也敢於擔當,強盜來搶劫時,他不顧危險地挺身向前,奮力解救女兒於危難之中,這可是村中長得最為雄壯的成年漢子都不可能擁有的膽量和能力。

皇甫淑雅隔三差五的就去看看龍敦父母,送上一些保健藥物和生活用品,陪龍敦母親說說話。龍固夫婦也早就把她當做女兒一樣看待了,雙方父母都希望他們早些結成這段美滿姻緣。

龍敦也並不是全無心肝之人,在他的夢裏都是那抱著皇甫淑雅的場景或者就是兩人在鮮花爛漫的園子裏牽手漫步,也有皇甫淑雅穿著那件純白虎皮的袍子跟他撒嬌。想到、夢到這些,龍敦心裏暖暖的、臉上熱熱的。龍敦一路疾奔,到了縣城。

龍敦要感謝縣令的指點,使他覓得良師,學得謀略、兵法。

到了縣衙,早有值事衙兵認出他來,忙報知縣令,縣令還是李陀。

這李陀雖立了大功,可是因為沒有過硬的靠山,再說,他多多少少也受到了龍敦人格的感化,也就沒有去上下去打點,所以,五六年一來,他還是原地不動。

李陀聽得到是龍敦來了,心中大喜,趕緊命人準備酒宴,要好好招待龍敦。龍敦見了李陀,說不盡的感謝言語。

龍敦將山中學習練武之事,都跟李陀大致說了一遍,聽得李陀很是神往,李陀既佩服龍敦的稟賦氣概,又羨慕龍敦那得天眷顧的奇異機緣。龍敦是心懷仁義,能文能武,是千古難得的絕世之才。

繞了半天,龍敦又是一堆對李陀的感激言語,雖然這樣,李陀還是非常高興的。

兩人相談甚歡,不覺到了用膳之時,李陀特意設宴相待,還將佟彪也叫來相陪,龍敦不好推辭,隻得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