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過年,與往常不同,芷雲的衣著打扮,總要莊重一些。
侍書手上利索的將芷雲那一頭水亮的發,輕輕巧巧地束在頭頂上,結成橫長式的高發髻,打開首飾盒兒,芷雲隨手揀了並蒂蓮的珠釵,又加了幾樣精巧,重量也比較輕的首飾裝扮齊整,換了一身兒水紅的喜慶旗袍,還沒來得及描眉,就聽見侍書行禮道:“給王爺請安。”
芷雲聞聲回頭,就見歐陽半坐在床上,臉上掛著笑,這不是芷雲第一次看見歐陽的笑臉,卻覺得他今天的笑容,分外溫柔,心底不覺也是一片柔和。
“下雪了……”
歐陽透著窗戶向外一看,見天地間一片晶瑩,屋子裏暖和,感覺不出來,但這想必是一場大雪。“所謂瑞雪兆豐年,這是個好兆頭。”
來到這個時代,歐陽也好,芷雲也罷,所思所想的其實都是自己,哪怕歐陽想爭奪那個高高在上的位置,也是因為那個位置在手,對自己和芷雲的生活與修行有利罷了。
但是,隨著時間流逝,歐陽閱曆加深,年複一年地看著這個世界今年旱災,明年水澇,邊疆上兵禍不斷,老百姓們的生活,哪怕是在所謂的盛世,也永遠是艱難困苦。其實,隻要稍稍能填飽肚子,用不著忍饑挨餓,他們便覺得十分幸福了。
如今歐陽又有了兒子,這個世界,會是自己的子孫永久生活的世界,他便難免也起了幾分悲憫心腸,覺得自己若真能得到那個位子,其實在冷眼旁觀之餘,不妨稍微使一些力氣,加快一點兒這個世界進步的速度,至少,讓天災變得不是那麼頻繁,讓國家富足,老百姓能得一溫飽,幾百年之後,這個國家能少些磨難……
“想什麼呢?”芷雲挑挑眉。
“沒什麼……走,去看看雪。”歐陽淨了麵,收拾停當,和芷雲穿了樣式一樣的大毛衣裳,攜著她的手,走出門去。
兩個人在無限世界的時候,天南海北四處飄零,見慣了風雪,在大清朝更是一直生活在北方,這雪景也看了十幾年,但每一次見,總覺得不夠。
此時正值隆冬,天亮得晚,這會兒時間尚早,天空有些陰暗,雪光卻晶瑩閃爍,照亮了天地,芷雲一伸手,看著雪花在掌心裏融化,侍劍被唬得連忙給她撐起傘,嘴裏抱怨道:“我的好福晉,你可仔細些,要是著了涼,崔嬤嬤非撕了奴婢的皮不可。”
芷雲沒說話,歐陽也隻勾了勾唇,伸手握住芷雲的素手,兩個人的手都不算冷,握在一起,更是滾熱。
院子裏的樹木都染了銀霜,地上低矮的灌木叢,被大雪籠罩,結了冰,朝霞落下,紅通通的宛如晶瑩剔透的珊瑚,美不勝收。
這一賞雪,便誤了時辰,吃完早飯的時候,來請安的王府佳麗們,早就等得不耐煩,芷雲索性隻略坐了坐,便讓她們散了,反正,對著一雙雙越來越詭譎,隱含著嫉妒,憂慮,嘲諷的,各式各樣的眼神兒,她自己也不舒坦。
大雪下了數日,到了正月,卻放晴了。
芷雲覺得有些遺憾,可府裏的女人們卻歡欣鼓舞,隻要雪一停,這正月十五的“元宵燈節”,她們就能好生樂嗬樂嗬,最起碼還能見一見自家王爺。
所以,到了這一日,王府從李側福晉往下,所有的鶯鶯燕燕們,全都可勁兒裝扮自個兒,恨不得人人拾掇得花團錦簇。
自古以來,元宵節便是傳統節日,每到這日,皇宮、民間處處張燈結彩,花燈焰火照耀通宵,熱鬧得很,雖然滿人入關,清宮沒有辦燈會的習俗,但有句話說得好,入鄉隨俗嘛,宮裏不辦,京城各大王府,卻是早早就要備上各色花燈,請戲班,吃元宵,新出爐的雍親王府自然也不會例外。
到了正月十五日清晨,雍親王府中,從上到下的仆從們忙得腳步離地,皆是為著晚上宴席做著準備,芷雲到不著慌,反正歐陽現在在宮裏,康熙這陣子很喜歡他的兒子們在眼前扮演父慈子孝的戲碼,估計一時片刻回不來了。
她摟著樂樂,在屋裏消磨了大半日,又先給兒子弄了些好消化的吃食填飽了肚子,交代七月和十月照顧著些,千萬別讓這小子吃一些不該吃的東西,這才梳妝打扮好,走到正堂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