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最無道的皇帝(2 / 2)

一月一日這一天,走完了儀式,陸暢正式登基了。

文武百官山呼萬歲,陸暢高坐龍椅,正式成為大華帝國的皇帝。

皇後是裴世矩的女兒施璿,一個很有內涵的女人。與師妃、官官並列武林三大美女,個性卻介於師妃和官官之間。

她不似師妃那般道貌岸然,也非官官行事怪異,肆無忌憚,不失靈動卻又溫文爾雅。當年陸暢第一次見到施璿,就喜歡上了這一位聰慧的女人。

大概還有一個原因,她是裴世矩的女兒。

貴妃張鶩華,淑妃楊妃兒,德妃侯夫人,是為三夫人。

張鶩華是蕭皇後的表妹,楊妃兒是楊廣的女兒,侯夫人是被楊廣遺漏在皇宮內的決定美女,這三個女子共同的特點都是雛,陸暢還是很在意這一點的。

順儀楊吉、順容袁寶兒、順華朱貴兒、修儀吳絳仙、修容沈落雁、修華楊舒、充儀楊芙、充容楊玨、充華楊玉是為九嬪,品正第二。

婕妤包括觀音婢、善花、善德、貞德在內十二員,品正第三。

美人、才人一十五員,品正第四,是為世婦。

寶林二十四員,品正第五,

禦女二十四員,品正第六。

采女三十七員,品正第七,是為女禦。

總數一百二十員,以敘宴寢。

楊廣的女兒除了楊妃兒為妃子,其它五女均立為嬪,雖說年紀還小點,再有一兩年也差不多了,先給她們占個位置。

蕭皇後改為母性叫張玉華,領大總管一職,協助皇後施璿管理皇宮內諸事。

對於陸暢的安排,蕭皇後心中很高興的。表妹張鶩華為貴妃,地位僅次於皇後。連楊妃兒也列為淑妃,排在第二名,她心裏能不高興嗎?

其她幾個也不錯,楊廣五女都列為嬪,說實在的,蕭皇後心裏都樂開了花。

不管怎樣,小冤家心裏還蠻有她的。

師妃與官官均未在名冊之中,專職負責皇宮內寢的安全事務。陸暢答應她倆,隻要願意,隨時可以轉為妃子。

政務方麵,陸暢改省為院。

設尚書院,裴世矩擔任尚書,總覽大華民事。

設監察院,負責監督、檢查政務,彈劾官員等職能,蘇威擔任禦史令。

蘇威年事已高,不能再擔任繁重的政務,陸暢與蘇威、裴世矩二人商議的時候,蘇威明確提出讓裴世矩主領政務。

設內史院,為中樞的製令機關,專司起草皇帝詔令。蕭瑀為內史,是蕭皇後的八弟,從小以講孝道聞名天下,而且能夠善於學習和書寫,個性正直,為人剛正不阿,光明磊落,並且深刻精通佛法道理。

設大將軍府,陸暢親自擔任大將軍,統領國家軍隊。

除了監察院監督政務以外,陸暢還設立了元老院。不過,此時還是個空衙門,高層官員一生無劣跡,退休後可入元老院。這個機構也是負責監督檢查的職能,並負責體察民情,為皇帝提供建議。

陸暢將政務一股腦地交給了尚書院的裴世矩,主要還是不想讓自己太勞累。裴世矩的位置就相當於厚實的總理一職,管的事情多,權力也很大。

陸暢是個喜歡享受的人,管那麼多事情幹嘛,有大事管一管,平常的政務全部放權給裴世矩,自己落著個清閑,幹點願意幹的事情,與美女們多多交流,這多好啊!

陸暢也不是放任自流,設置監察院就是為了監督政務是否正常運轉,將來還有個元老院把關,相信出不了大事。

同時,最高官員在年齡上做了限製,隻能坐到六十歲,最高不超過六十五歲,精力旺盛就多幹兩年,精力不行了六十歲你就得退下來。

高層官員除了要受到監督的製約,還要考慮自己退休之後的出路,元老院可是非常吸引人的所在,除了皇帝的待遇,元老院的級別恐怕是最崇高了。

雖說元老院也沒有多少實際權利,可他們能在皇帝麵前說上話,也是官員一生蓋棺定論的標誌,沒有任何人會不重視這一位置。

有這兩項製約,無論是誰擔任政務第一人,他也會考慮這些因素,兢兢業業地工作。最起碼要在自己的任內幹出一番成績,或者不出現大的失誤和貪腐。

軍權是不會鬆手的,掌握了軍隊一切都不是問題。所以,陸暢親自擔當大將軍一職。

大將軍府總覽全國軍隊,沒有大將軍府發出的命令,任何人不能調動軍隊。

陸暢作為後世人,深知槍杆子裏麵出政權,大華帝國的架構中,恐怕最重視的莫過於軍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