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年的一天,著名的未來學家陳僧教授來到了位於月球大道上的環形山集團全球總部。該集團創始者大衛.盧先生是他的好友,也是他未來學項目的常年讚助商。
陳教授最為人熟知的是他的人類文明周期論,他認為普遍存在的周期性規律同樣適用於人類自身的發展。無論科技如何發達,社會的發展最終還是要回到人類文明的起點,這是人類無法擺脫的宿命,也是一種福音。他常對信仰他的人們說,他已經隱隱看到未來的人類穿著獸皮裙,在漆黑的夜空下圍著篝火跳舞的場景。所以,在各種社交平台上,人們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反對他的罵他是瘋子,遙遠的未來人類可能已經在銀河係深處的某個星球上繁衍生息,創造出更高級的文明;信仰他的稱他是神的使者,他的出現是為了點化人類迷途知返。
對於批評者的聲音,有年輕的學生會問陳教授自己的看法,他總是微笑著答道:不同的文明沒有高低之分,僅存差異而已。你能認為當代的文明比人類的中古文明、我們的唐宋文明高級嗎?我看不一定。當代文明我所看到聽到的隻有人造生物的繁華和喧囂,人類的自私和沒落。如果能夠選擇,我寧願回到過去的文明中去,那才是人的生活。
大衛.盧早年是個科技奇才,在貝爾實驗室學習研究期間,他成功解決了電磁理論中“利用激光進行遠距離無線輸電”這一世界性難題,開發出激光束輸電過程中的反向磁力場的構建、反物質的吸收和及其能量轉化技術,並利用這個技術成功研製出“太空光軌”這一交通工具,使低成本的外太空旅行和運輸變成了現實。擁有如此眾多尖端科技成果的大衛.盧順理成章的成為創業奇才,短短幾年時間內,建成了環形山集團這一龐大的商業帝國,其旗下的項目更是曠古未有:如平流層“光軌”纜車項目,人們花上1000元就可以去平流層上看地球;地球同軌太空太陽能電站項目,其年發電量相當於3個三峽電站;月球宮實業,是迄今為止人類在月球上最大的活動基地;還有以月球為基地的外太空漂流項目等等。總之,剛過30歲生日的大衛.盧已成功轉型為大實業家,他的發明和產業使人類的足跡第一次越過了浩瀚的銀河。
置身環形山集團的總裁室,就像進入了大的球幕演院。總裁座椅背後是月球宮基地的實時畫麵;對麵的屏幕牆上是從月球傳輸過來的地球實景,一個迷幻般的藍色星球,能清晰的看到一場大的台風暴正在西南太平洋上生成;其他的牆幕上顯示的是集團所有太空項目正在運營的現場。
坐定後陳僧笑道:“火星之行感覺如何?”
盧苦笑著搖搖頭:“渾沌未開的萬古荒原,了無生機的紅色赤土,這個星球根本不適合人類居住。”邊說邊調出了自己在火星上的拍的場景圖。
陳僧喝著茶,看著火星圖景,好像在體驗著這蠻荒的味道。
大衛.盧又把圖像調回到原來的場景,轉向陳僧笑著說:“當初應該帶你這位道學大家上去感受一下,說不定現在還能聽到一場驚世駭俗的宏論。對了,今天找你來,有重要的事情和你商量。”
“嗬嗬,你一個大財閥還有事求我?SORRY,除了皈依我的信仰,我沒啥可幫你的。”
“你不想聽?那算了。”大衛.盧邊說邊放下遙控器。
“真有事啊!”陳僧放下茶杯,調整下放鬆的情緒。
盧道:“這件事說來話長,你先看看這個”。邊說邊打開一張新的圖片。
展現在陳僧麵前的是一個黃藍相間的瑰麗星球。毫無疑問黃色區域是無邊的陸地,藍色的是海洋,大陸被海洋包圍,大陸上有高山、有許多縱橫交錯的長河,星球上空的很多區域,有很厚的雲層…...。
“這不是3億年前古生代時期的地球嗎?那時地球板塊還沒有分離,現在的七大洲同在一塊陸地。”陳僧不解道。
大衛.盧開心的笑答道:“你答對了一半,這顆行星的地貌、氣候特征和古生代時期的地球幾乎完全一樣,有非常完整的微生物係統,而且其造山運動已經完成,目前的地質結構非常平穩。但它不是地球。”
“這顆行星什麼時候發現的?沒有這方麵的報道啊。”陳僧驚喜道。
“你聽我說,五年前月球基地剛建立時,我們就發射了一係列光**進的深空探測器,其目標是尋找太陽係外的類地行星和外星文明。兩個月後,其中的一顆亞光速探測器在銀河係的邊緣發現了這顆行星,並傳回了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張圖片。”
“它適合人類居住嗎?”
“下麵就是要回答你的這個問題。你先看一下這張圖,和上一張有啥去區別。”大衛.盧開打圖片。還是原來的那張行星圖,所不同的是在行星的陸地上出現了許多長長的、不規則的綠色帶狀。
“這張圖的陸地上好像有森林,但看上去有點詭異,像是人畫上去的。嗬嗬。”陳僧說
“嗬嗬,我要繼續回答你的第一個問題。剛收到上個圖片時,我的驚喜程度絲毫不亞於你,可以用驚喜若狂來形容。當時可能是最後的研究成果還沒有出來,或者是由於私心,我們沒有向媒體公布,也沒向政府彙報,僅限於集團高層和少數參與研究的員工知道。所以即使信息靈通的你陳大教授,至今也不知道這個信息。”大衛.盧激動的手舞足蹈的向陳僧解釋道。
“可以理解,換了我也會這麼做。下步有啥打算。”陳僧抽上一隻煙,平靜看著眼前這個遙遠的星球。
“我們的工作從來沒有停止過。在收到圖像的當天,我們就擬定了向這顆行星移民的龐大計劃,命名該行星為哥倫布星,我們的計劃被稱為哥倫布計劃!”大衛.盧壓抑了下激動的情緒。
陳僧完全被吸引:“我很想知道你們計劃的詳細內容,可以嗎?”
“好的,該計劃的第一步是證實該行星是否適合人類居住,完成這一步我們用了5年時間;第二步是該星球未來的文明設計,這很重要,所以我想到了你這個大思想家,嗬嗬;第三步是開始移民,我們首批移民計劃是10萬人。在技術和運載工具上已沒問題,關鍵是民眾的勇氣;第四步是新大陸的開發,這是後話。”大衛.盧邊說邊調出詳細的計劃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