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禦劍術,禦風劍(1 / 1)

一禦劍術,禦風劍

“劍縱有萬般變化,人自有萬法破之。唯快之一字,攻而迅猛,守而穩密,無可破之。”

一代劍聖羅勒戰天下群豪敗北,而後銷跡江湖,在含元湖畔閉關三年,終領悟這一劍境。但是,劍在手中,攻守俱在身前一尺,一手持劍,縱快又能幾何,唯使劍遨遊身前萬丈,舞劍如使風,瞬息萬變,不可捉摸,方是快之至境。

領悟至此,禦劍術橫空出世。

禦劍術,顧名思義,禦劍如風。將內力凝聚成如絲線一般,以內力禦劍,使劍脫離手掌,在內力的掌控下,圍繞使劍人浮空而行,進退攻守俱隨心意,無形無距。

此劍法以快為勝,又以內力禦劍,對持劍人內力的要求十分苛刻,必須有極其深厚的內力才能做到禦劍隨心,才能在寶劍離身數尺甚至數丈的情況下保持對劍的準確控製,使劍傷人防身。當然,這一點對羅勒來說自然沒什麼,他已年逾不惑,練劍三十餘年,修習的功法也是精妙絕倫,功力深厚,內力精純。

創出此劍法後,羅勒又一次攪動江湖,找各派高手試練劍法。天下六大派,少林、昆侖、天山、峨眉、武當、華山,門中許多好手都敗在羅勒手上。魔門二宗,雲樓、水閣,派中一些高手也都敗在羅勒劍下。羅勒隻為試練劍法,並無傷人之心,所以雖然將各派高手敗於劍下,卻並未傷及一人。盡管如此,羅勒一人盡敗六派、魔宗派中高手,也足以震驚整個江湖了。一時間,劍聖羅勒之名天下盡知,禦劍術也被稱為最厲害的劍法,名聞江湖,江湖上的高手都紛紛前來挑戰,想見識一下那神秘的禦劍術。

但羅勒又一次消失了。

原來,羅勒挑戰天下群雄,在與人交戰中,損毀了數十把寶劍,而且有多次因內力耗盡而使不得禦劍術,隻能轉使其他劍法,憑借多年練劍的手段,堪堪取勝。羅勒需要繼續鑽研禦劍術,也要尋找一把適合禦劍術的寶劍。

禦劍術對所使寶劍的要求也極為嚴格,為了最大程度的節省內力,可以在與高手對戰中不至因內力不及而敗,所以寶劍要越輕越好。但又不能在鑄劍時減少過多材料,這樣會使寶劍不夠鋒利也不夠堅硬,與人交戰中易於折斷。

劍要輕,就必須在鑄造時減少材料,而減少了材料,劍體必然會變薄,堅硬度下降,這樣的劍在與人交戰時,就很容易被折斷。如果劍的重量不變,最普通長劍的重量,使用禦劍術必須要耗費更多的內力,不能長久堅持,而與人交戰時一旦內力枯竭,就會受製於人,敗下陣來。這似乎是一個死結,無法解決。

羅勒為了回避那些前來挑戰的人,隻好喬裝打扮,一邊暗中尋訪鑄劍師,一邊鑽研禦劍術,凝練內力。直到那日走到天山,在寒池邊練劍,遲遲無法解決劍的問題,憤怒之下,將寶劍插入寒池,帶出來一塊寒冰鐵。

這塊寒冰鐵不知在寒池中浸透了多少年了,寒氣逼人,不可著手。也不知羅勒是如何將它帶下天山的,又是由那位鑄劍師打造成劍的。

三月後,禦風劍問世。禦風,禦風,禦劍如風。

禦風劍隨著羅勒的回歸正式在江湖上現身,而那些之前一直苦苦尋找羅勒的人聞風而至,成了禦風劍威名的第一批墊腳石。含元湖畔,青柳懸夕陽,禦風扶細枝,二十三人盡數折在了湖光月影裏。

雲樓三大護法,天山、昆侖、峨眉三派掌門,少林達摩堂、戒律院兩大首座,武當和華山的多位長老,先後尋到,也都敗在禦風劍下。

“寶劍如風,無影無形,瞬息而至,傷人奪命。”禦劍術,禦風劍,羅勒,劍中之聖。

禦劍術空古絕今,禦風劍更是橫掃天下,但羅勒為人卻亦正亦邪,挑戰六大派,橫掃魔門二宗,都是一點情麵也不留。一個人獨立在正邪之間,含元湖畔更是正邪兩派之人不敢慢待的一個地方,對待羅勒那也都是畢恭畢敬。

禦劍術偌大的威名,江湖各派哪個不想勾到手中,每日趕到含元殿的人絡繹不絕,要麼想請教,要麼求拜師,更有甚者,直接挑戰,希望從中摸到一點門路。一開始,羅勒還你能夠以玩笑將眾人打發,但後來來的人越來越多,從清晨至夜半,含元湖畔的草廬從沒安靜過,甚至六大派和魔門二宗也時有人來,而且來人名頭也越來越大。羅勒既無法直接拒絕,又不勝其煩,最後直接掛書而去,將禦劍術的一些法門留在草廬,人躲到深山去了,讓眾人尋找不到。

經過一番廝殺,禦劍術不管在誰手上,都不能安穩,以禦劍術的厲害,誰也無法獨自拿到,最終六大派和魔門二宗商定,隻有一部分名望較高的門派可以得到一份,各自研習,誰高誰低,各憑實力。

在羅勒留下的法門秘籍中也提到了內力和劍的問題,內力隻能是看跟人修行,至於劍既要輕又要堅、利,這倒是一件為難之事。那些勢力大的門派,即使資源眾多,也無法做出可與禦風劍相媲美的適合禦劍術的寶劍,隻能鑄造一些勉強能用的劍。這種劍對使用者的內力要求更高,而且無法長時間使用。

一時間,禦劍術大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