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的人都在對愛情下定義,仿佛這個定義就代表了他們的愛情幸福指數,好像所有的人對說對了,可是卻沒有誰能真正地依賴著愛情活一輩子,愛情一直都有一個保質期,就像人有壽命一說一個道理,可是人們總是喜歡說“我愛你,永遠”,永遠有多久誰都不知道,可是這句明知道是謊言的甜言蜜語卻讓很多人迷失了。
沒有人對愛情下了一個所有人都覺得很可靠的定義,因為愛情隻是一種感覺,用一句經常被人們引用的話來說就是“一百個讀者就有一百個哈姆雷特”,沒有人可以很準確地告訴你什麼才是愛情,人們在證明喜歡上一個人的時候,用的詞彙無疑都是一些描繪所謂喜歡一個人會有什麼反應的詞語,可是你分得清楚什麼是愛,什麼又隻是心動而已嗎?
這個問題李葉一直都沒有想明白,而李葉對愛情的理解就是愛情是一種可有可無的東西,沒了不會讓生活缺失什麼,多了也沒有讓生活變得很美好,這一直都是李葉的愛情觀,從來都沒有改變過,也從來沒有想過要改變什麼。
但是李葉的好友吳智敏卻一直堅信愛情是一種可以令人心奮、令人感到幸福的一種微妙的感情,一旦擁有了就不想再放棄,這就是為什麼一直有人被愛情灼傷,但是卻一直有人在追求著最完美的愛情。
李葉一直不明白愛情是什麼,從出生到進了大學,李葉一直都沒有弄清楚,雖然在那段被稱之為改變命運的時間裏,李葉與孫偉談了一場所謂的“黃昏戀”,可是這段戀情並沒有修成正果,在上了大學的第一個月的月末,李葉便提出了分手,李葉在分了手很多年都不知道為什麼當初的時候會和孫偉談了戀愛。
在這一段戀情裏,李葉的戀愛保質期卻隻有將近四個月的時間,那時正好是高三準備迎戰高考的時候。
李葉一直到現在都還沒有明白,為什麼當時會和那個孫偉在一起完成那個在人們眼中被稱為“萬劫不複”的戀情?很快的分手更加使得李葉的好友吳智敏覺得李葉是一個不需要愛情的人,因為李葉太過於獨立,也太過於主見,這是吳智敏對李葉快速分手的原因的一種概括,李葉也很是同意吳智敏的總結,隻是李葉更多的是覺得因為自己比起愛情更喜歡自由。
但是李葉自己覺得是她和孫偉不合適,這也導致了李葉一直在思考到底什麼樣的男人適合什麼樣的女人這一個不知道有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
其實李葉不是一個不正常的人,她也相信這個世界上有愛情的存在,但是愛情給她的感覺沒有像吳智敏的那麼深。
後來李葉把她和孫偉的故事告訴了另外一個朋友易文婷,剛聽李葉講完,易文婷就覺得是李葉根本不愛孫偉,可是李葉說她和孫偉在一起的有一段時間裏她自己感到很開心,但是易文婷又問這種感覺和李葉與其他好朋友在一起的感覺有什麼不一樣的時候,李葉卻什麼也答不上來,那個時候,李葉自己才知道原來自己真的沒有愛過孫偉,對孫偉便有了一種負罪感。易文婷告訴李葉這就是原因的根結所在,李葉根本就沒有愛上孫偉,那隻是李葉錯誤地以為那是愛情,但是那個不是,易文婷的回答無疑又更加使李葉無法理解到底愛情是什麼,怎麼樣才算是愛情?
而吳智敏卻一直在說是李葉玩弄了孫偉的感情,因為孫偉真的很愛李葉,但是在一個根本不懂得什麼才是真正的愛情的人的麵前和她說愛情的真諦,吳智敏覺得這是一種慢性自殺的過程,所以在這之後吳智敏也不再和李葉討論有關於愛情的話題,雖然在那個年紀的時候每個人對愛情都有著美好的憧憬,也是好友之間聊天時最容易觸及到的問題,但是吳智敏覺得寧願和李葉聊一聊明星的八卦,也不想和她涉及到這個話題。
就像吳智敏所說的一樣,李葉真的沒辦法理解為什麼當時的孫偉會那麼的傷心,李葉一直認為沒有她在的那十幾年裏孫偉不是活的好好的嘛,為什麼在遇到自己之後,再分開會那麼地難受?因為李葉一直不懂愛情,所以在這之後,她身邊的好友為她安排的相親大會總是被她以各種借口推掉了,因為李葉還一直記得在她和孫偉說分手的時候,孫偉的那種眼神,就像李葉在小時候被人拿走了自己最心愛的糖果時是一樣的,所以李葉一直在拒絕著所有的相親大會,而到最後留在李葉身邊的都是一些被她自己稱之為“哥們”的人,沒有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