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1 / 2)

接下來的幾天,副書記和紀檢書記不斷把調查的結果反饋回來,除了兩件事情子虛烏有外,幾乎件件都有落實。馬勝利開煤廠、鐵礦選廠,把村裏閑置的土地以極便宜的價錢承包給各種開發商,承包期從三十年到五十年不等。國道旁的宅基地,批給自己的親戚、好友、村幹部和村裏的大款、刺兒頭。戲劇性的是,煤廠是和前書記老黃一起弄的,承包土地手續上是當時的書記老黃簽的字。選廠是和馬刀一起弄的,承包合同上當時的村委主任馬刀簽的字。國道旁的宅基地有老黃的、老黃親戚的,也有馬刀的,還有現任會計馬步的。這些財產粗略估計,是很龐大的數字。

宋遼想到新城征地中父子反目、兄弟操戈、鄰居成仇的事情。土地成了農民手中巨大的財富,也成了他們唯一的財富。宋遼不知道這些農民把土地轉化成財富後,他們會去幹什麼?但馬勝利這些村幹部,利用手中的職權,把集體土地鯨吞私有,三十年、五十年占有它們。更可怕的是他們做這一切的時候,都是悄悄地以組織的名義進行,有會議記錄、有手續,一切荒唐的事情都有了合法的外衣。宋遼以前聽說陽關的村幹部財大氣粗,沒有想到發展到這種程度。

宋遼想找馬勝利談談,找這個十幾年紅旗支部的帶頭人談談。打了幾次手機,關著。打家裏電話,老婆說去省城看病去了。倒是外邊有些電話不時打進來,有縣領導的,有局級領導的,也有和他一樣當鄉鎮領導的,他們用不同的口氣說著同一件事情,慎重處理馬勝利的事情。

宋遼覺得煩,煩透了。

鎮裏召開了一次黨委會,討論馬堡的班子問題。沒有人發言。黨委成員們一根接一根抽煙,很快會議室內就成藍的了。宋遼挨個點名讓大家說說,可是沒有一個人明確表態,都含糊其詞。黨委秘書打開窗戶,藍色的煙淡淡飄出窗外。宋遼覺得自己的生命和這縷縷飄逝的香煙一起慢慢消失。

這種事情,其實誰都清楚,絕對有問題,絕對是以權謀私,要不是村幹部,連一塊二分大的宅基地都很難弄,別說這麼多了。但大家不知道書記是什麼意思,不知道開會的人背後誰和馬勝利關係好。大家還知道,好多村幹部都這樣幹,要不鎮裏一般領導還在騎自行車、摩托,他們一個個都開上小車,憑他們的智商和本事,吃屎去吧。而且,鎮幹部還有一個說不出口的道道,鄉鎮副職,有職無權,他們還希望從村幹部那兒弄點實惠,報個條子,吃頓飯,這樣一來,就軟了。宋遼見研究不下個結果,隻好安排紀檢書記按紀檢條例拿出個方案,明天再上會研究。

會一散,人們回到自己的辦公室裏熱烈地議論起來,一些大村的幹部也來打聽消息,畢竟,他們在好多事情的做法上是一致的。但結果似乎也不用討論,農村幹部,不幹就完了,還能怎樣?用一句幽默的話說,農村幹部是露水幹部,太陽一出來就完了。再有人反映,是紀檢委和檢察院的事情了,但一般告狀的人不會把事情弄到那個地步,鄉裏鄉親的,抬頭不見低頭見,一不當村幹部,和別人也就一樣了。

第二天的會和人們預想的一樣,同意馬勝利辭職。他的辭職有人去做工作。同時給馬勝利記過處分,馬刀、老黃警告處分。這讓人們多少有點意外,但一想,也就通了。對告狀的人,中國人曆來是有看法的。老黃、馬刀是老幹部,自己不清不白,卻參與告狀,換哪個領導也不會手軟。

接下來馬堡要任命一個新的書記,這是非常迫切的。馬堡的地要繼續征,新城建設不能再等了,它關係到宋遼的工作能力和前途。馬堡的新農村建設要繼續搞。這是當前的政治大形勢,尤其那個農民文化廣場,年內一定完工。可誰是人選,宋遼心裏卻沒底。仔細一想,這麼大個村子,除了村幹部和幾個在社會上名氣響亮的人,其他人都是模糊的。但村幹部威信高的幾個都給了處分,其餘的幾個,其實也就是一個會計了,是和馬勝利關係極大的。社會上那幾個名氣響亮的人,各有各出名的原因,有些是說不出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