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助一進營帳,楊弘便知來者不善。
抽身要走,金劍卻已出鞘!
楊弘躲得雖快,但金劍更快!
“借汝頭顱一用!”話未落地,金劍已落下!
“唰!”
金劍在楊弘頸間劃過!鮮血四濺!
致命之處,且金劍淬有劇毒,楊弘掙紮幾下,斃命!
楊弘的親衛聞聽帳中異響,蜂擁闖入!
“金劍先生”並非浪得虛名。金劍起處,兩名親衛頃刻橫屍!
李助的親隨早有準備,齊衝過來。
這些親隨,都是在前線拚殺的悍勇之徒,豈是楊弘手下養尊處優之輩可比。
片刻之間,楊弘的親隨已全遭屠殺!軍營大亂!
李助從懷裏掏出一張絹布。“楊弘謀匿,奉聖旨及淮南王令斬殺!妄動者,與其同罪,殺無赦!”
楊弘屬下將士雖有疑惑,但聖旨上,玉璽印記清晰醒目。
玉璽是皇帝玉印,卻掌握在袁術手中。李助既然持有聖旨,自然是奉了袁術的命令。
他們卻不知,傳國玉璽,乃是李助奉送給袁術的。李助狡詐,奉送玉璽之前,早已私造了許多空白聖旨,並加蓋了傳國玉璽,以備不時之需。今日,正派上用場。
南陽兵將哪敢反抗,隻能惟李助之命是從。
李助心毒手狠,將軍中袁術和楊弘的親信將領全部斬殺,餘眾自然聽命。
取了楊弘的印信,斬殺魯陽守將,收編隊伍。
命親信之人,拿了印信,調動宛城豫州軍。
李助坐鎮魯陽,派人疾奔潁北,通知侯君集,大事已成!
……
常遇春率部佯攻陽城。
按照計劃,由林衝史進各帶一股部隊,從西、北兩個方向,佯作進攻。
待負黍聚之敵來援後,便撤出戰鬥,以免損失。
林衝史進領命出,尚未抵達預定的分兵地點,突然接到探報,陽城之敵,棄城而出!趕往負黍聚方向!
兩人倍感疑惑。
己方進攻戰略中,並未有進攻負黍聚的計劃。陽城是潁北關鍵所在,敵軍為何棄城而走?
史進道:“教頭,敵人棄城而走,定有意外。不如你我二人分兵兩路,教頭率部搶占陽城,我率部追擊逃敵!”
林衝也有此想法,但他更沉穩些。“出征之時,主公叮囑我二人,且不可冒進。我們還是先搶占陽城,並派人通知常將軍,等待軍令再。”
常遇春杜如晦得到林衝史進的報告,也大惑不解。
敵人突然舍棄陽城,常杜二人也感不解。
陽城之敵突然西撤,無非兩種可能:要逃,或者要在西麵起大規模戰役。
不管哪種情況,我軍必須立刻調整之前的策略。
常遇春杜如晦緊急商議,決定杜如晦留在陽城,處理善後。常遇春帶領林衝史進,追擊西竄之敵。
同時,急報主公劉芒,彙報陽城敵軍迅西撤的情況。
……
劉芒接到常遇春急報的同時,也接到張清的急報。
張清受命牽製陽翟之敵,但和陽城一樣,陽翟的豫州軍,不戰即退,且同樣向西撤走!
兩方麵的情況綜合來看,劉芒和王守仁高熲很快斷定,侯君集李助準備放棄潁北,撤進南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