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伸出手掌,不僅相視而笑。
高熲手上,寫著一個“錢”字。
王守仁則在掌心畫了一個五銖錢。
而劉芒更省事,手裏直接握著一枚五銖錢。
三人如此一致,皆因他們都太了解曹操了。
他們首先能肯定一點,當前形勢下,曹操絕不會主動對冀州挑起戰事,也不會主動參與征討袁術之戰。
正如劉芒所言,曹操主動遣使而來,隻能求助,而絕不會是伸出援手。
而荀彧是曹操最主要的幕僚之一。普通事務,曹操絕不會讓荀彧舟車勞頓,還要冒著遭遇呂布、張邈軍的危險。
讓荀彧出馬,一定是有大事相求。
對於割據一方的諸侯而言,大事無非錢、糧。
前年,兗州遭遇特大蝗災。危難之時,劉芒伸出援手,半借半贈,幫曹操渡過難關。
為了防止曹操挪用賑災糧,劉芒特意派包拯趕去兗州,監督賑災放糧一事。
眼下,劉芒即將開始與袁術的決戰,正是急需糧草之時。
這個當口,劉芒不向曹操討還所借之糧,已是大度至極。曹操的臉皮再厚,也不會在這時張嘴借糧。
不是借糧,就一定是借錢!
為了應付蝗災,除了向劉芒借糧,曹操還四處購糧。
雖然渡過蝗災危機,但曹操也近乎傾家蕩產。
為了渡過災荒,曹操連軍餉都挪用了。手下數萬大軍,已半年沒發軍餉了。如此下去,不用打仗,兗州軍就會大亂。
王守仁、高熲都是不世之材。縝密分析過後,都判斷荀彧此來,是為借錢籌餉。
怎麼辦?
曹操有困難,是事實。
曹操雖然未直接參與與袁術之戰,但他也是討袁同盟中的一路諸侯。在兗州,有效牽製了冀州袁紹,免去劉芒部分隱憂。
但是,前年借糧,今年借錢。這曹操的確有點招人煩。
這兩年,劉芒家底漸厚,攢了不少錢。
但是,劉芒的府庫不是救濟所,沒有義務三番五次幫襯曹操。
更何況,與袁術一戰,不知何時可以結束,劉芒也要備足錢糧,以應對持久之戰。
但是,如果不借錢給曹操,其麾下軍隊若是再開不出餉,早晚要出大事。甚至,可能發生兵變!
而一旦兗州出事,袁紹既有可能趁機南渡黃河,搶占青州兗州。同時,少了曹操的牽製,袁紹也極有可能興兵司隸。
……
對於曹操,劉芒實在撓頭。
征求王守仁、高熲的意見,兩人一致認為,在當前局勢下,在保證曹操不脫離討袁同盟的同時,還要保證其能有效牽製袁紹。
換句話說,曹操臉皮雖厚,但這個忙,還是得幫。
但是,王、高也一致認為,幫可以,但不能全幫。滿足其部分需求,餘者,讓曹操自己想辦法。
劉芒率部進入偃師,荀彧早就在城門處,可憐巴巴地等著劉芒。
劉芒先發製人,一見麵,便愁著眉苦著臉道:“文若啊,我正要去找孟德,孟德卻派你來了。”
“呃……太尉有事?”
“當然有事!袁術兵精糧足,去歲征戰數月,我的府庫都消耗空了。我正琢磨著,派人趕往兗州,找孟德借些糧餉。”
荀彧何等聰明,他料定劉芒並不缺錢,一見麵先哭窮,不過是劉芒的策略而已。
荀彧趕緊行禮,哭喪著臉道:“太尉莫玩笑了。曹公和荀彧都知道,此時向劉太尉開口,實難啟齒。但是,荀彧卻不得不來,我兗州已斷餉半年,若太尉不伸出援手,我們真的挨不過去了。曹公,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