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摩點點頭,問曰:“風在何處?”
楊再興答:“無處不在。”
“如何克之?”
“無處不克。”
達摩不語,楊再興終得領悟,但覺雲霞映天,佛光普照,寶相莊嚴。
起身,恭敬一禮。“得遇大師,弟子之幸。俗人凡胎,紅塵難斷。與主上有約,已近歸期。在此別過,不知何時再能見到大師。”
“佛法無邊,無處不可再見。”
“弟子得大師傳授修行心法,受益匪淺。可否傳於世人?”
“佛法妙意,有緣人自可得之。”
……
終於解開心頭之結,楊再興心情無比舒暢。
牽過坐騎,這馬兒散養在山上兩月,隨意奔走,啃食可口青草,過得十分滋潤,膘肥體壯。
一人一馬,緩緩下山,回到當初進山之路。
進山出山,時隔兩月。山,還是來時的山;路,還是來時的路。但在楊再興眼中,卻已發生了變化。
原來的山,是樹木蔥鬱、蒿草茂盛的青山。而今,就是山。
曾經的路,遍布礫石,起伏坎坷。而今,就是路。
迎麵而來二十多個潁川山賊。
群賊剛剛下山劫財劫色,正猥瑣淫邪地議論著。幾個光著膀子的山賊,身上滿是抓痕。那是慘遭不幸的良家女子反抗留下的痕跡,在賊寇眼中,卻是值得炫耀的標記。
對於賊寇,楊再興依舊視而不見。
“哇!這馬好肥!”
“咦?這蓬頭垢麵的,是得了失心瘋吧?這家夥好運氣,竟撿了如此好馬!”
“他運氣?是咱運氣,這馬歸咱了!”
“慢著!這家夥手中有槍,可能有些本事吧?”
“有本事又怎樣?一起上去,亂刀砍了!”
“對!對!兩個月前,就是在這裏,大意失手,死了兩兄弟,這回小心些,直接亂刀砍了!”這賊寇記得上次之事,卻已認不出眼前的楊再興。
“別傷到肥馬!”
群賊招呼一聲,蜂擁而上。
楊再興眼裏,山賊何止二十,而是兩百、兩千,如風一般,“無處不在”!
克敵之法,便是“無處不克”!
群賊撲近,楊再興輕描淡寫,隨手揮出一槍!
“呃……”
槍尖,正抵在一賊心窩。
那山賊,想喊,卻無法發聲,眼球暴瞪,突出眼眶。
楊再興撤步收槍,槍尖點中之處,一點幾不可見的殷紅。
中槍山賊,身子一僵,倒地身亡!
楊再興頗為自責地搖搖頭。“雜念難消,力終究不純。”
其餘山賊幾乎沒看清同夥是如何斃命的,楞了一下,揮舞刀槍,再衝向前!
楊再興腳步微移,身子未側,手中大槍,隨隨便便向眼前成千上萬的身影中刺出一槍!
“呃……”
又一山賊心窩中槍,隻是,中槍處,既無殷紅之血,也無槍尖傷口,而山賊,已經仰躺而亡!
楊再興終於滿意地點點頭,提槍在手,牽馬而行。
群賊呆若木雞,似被施了法咒,手舉刀槍,僵在原地。
群賊看看同夥的屍體,再看看緩緩走開的一人一馬。
地麵屍體上,並不見創傷,怎麼就死了呢?
“鬼啊!”
一賊突然大喊!
“鬼啊!”
群賊齊聲狂呼,四散奔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