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再興似有所悟,不敢再打擾。
自己沒有這種修行,趕緊尋了避雨處休息……
……
翌日,天晴雲淡,陽光直射,酷熱難耐。
而怪人在強烈的陽光下,與在風雨並無絲毫不同,身形姿勢,毫無改變。楊再興給的幹糧,也一點沒動。
風吹雨淋的一晚,楊再興的肚子咕咕叫了。
又掏出幹糧,再掰一塊,捧給怪人。“大師,吃點東西吧。”
怪人不接幹糧,不言不語,隻是嘴角微微動動,露出一絲善意。
楊再興對這怪人更感興趣了。“大師,您不吃不喝,不餓嗎?”
“何、為、餓?”
怪人語音怪,語調怪,而他的回答,更加怪異。
可是,在楊再興聽來,怪人怪異的回答中,隱隱藏著大智慧。
看不到、摸不著、說不清、想不透的大智慧。
無法戰勝呂布已成心結,楊再興被心結折磨,難以擺脫。而怪人的大智慧,竟似飽含著解開心結的答案。
楊再興對怪人愈發感興趣,愈發敬佩。
幹脆學著怪人的模樣,跏趺而坐。
見楊再興坐在自己身邊,怪人不喜不惱,一臉祥和中,透著些許鼓勵。
……
這種雙腳交疊的盤坐方法,一般人無法做到。
但楊再興自幼習武,筋帶極為柔韌,這樣坐下並不難。
隻是,平時從不這樣盤坐,坐了片刻,楊再興便感覺雙腿酸麻,甚至疼痛。
隻得起身活動一下。
“登、正、果、者……”怪人突然發聲。
隻是,隻見其喉結微動,卻不見雙唇開闔。聲音雖不大,聲聲入耳;言詞雖生硬,字字清晰。
“……其初基有二:一曰清虛,一曰脫換。能清虛則無障,能脫換則無礙。無礙無障,始可入定出定矣。知乎此,則進道有其基矣。所雲清虛者,洗髓是也;脫換者,易筋是也……”
似是修行之法,又似是淬煉筋骨之訣。
楊再興雖沒多高的學識,但對於武學的領悟力,遠超常人。
怪人吟誦的歌訣,令其大有感悟。
歌訣深奧,雖不能一時全部領悟,但再次跏趺而坐,坐的時間卻更長,坐得也更安穩。
……
隻兩三天功夫,楊再興已可跏趺而坐兩三個時辰,而不覺疲倦酸痛。甚至連饑餓感,也有所下降。
隻是,畢竟還是要吃幹糧喝水,晚上還是要躺臥而眠,和怪人晝夜不動,不吃不喝相比,還差得很遠很遠……
……
一日,靜坐良久,楊再興雙眼微閉,竟感覺有什麼東西在眼前晃動。
慢慢睜開眼,竟見麵前石壁上,有一朵大大的蓮花,忽隱忽現!
“大師,有蓮花!”
一出聲,心念散了,蓮花瞬間消失。
楊再興揉揉眼睛。
絕不是幻覺,方才石壁上,的確有蓮花!
“大師,有蓮花,您看到了嗎?”
“無。”
怪人不驚不喜。
“大師,相處幾天了,還沒問您的名字。”怕怪人聽不懂,對這種大修行者,也不必用那些虛偽的敬辭。
怪人聽楊再興問他的名字,平和的臉上,竟閃現一絲茫然。
修行到怪人的境界,名字已毫無意義。
楊再興沒得到答案,遠在洛陽的劉芒,卻得到答案。
發現召喚人才:菩提達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