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三年,夏曆壬申年七月十二,暨公元192年8月8日。
董卓離京赴郿塢後幾天。
長安城大街上,再次布置了警戒。
這一次擔任警戒任務的,是西園軍羽林衛,皇家禁軍。
明天是立秋日,皇帝劉協,率百官赴西郊,祭祀白帝。
大道兩旁,聚集了比上次董卓出行更多的百姓。
皇帝陛下,是高高在上天子。親眼目睹天子風采的機會,全城百姓都不想錯過。
導駕、鼓吹樂隊、儀仗、車駕、護衛……
董卓出行,已做了預演。如今是天子出行,聲勢一定更加浩大!
然而,百姓們失望了……
雖然導駕的車子更多,鼓吹隊伍規模更大,儀仗更豐富,卻毫無氣勢可言。
護駕的羽林衛,刀不明,甲不亮,一個個好像都無精打采,
天子親祭,本該隆重莊嚴,可是,整隻隊伍,竟像是戰敗而歸,給圍觀的百姓心頭,都蒙上一層灰暗。
文天祥和郭侃默契地互望一眼,他們很滿意這種氣氛。
天子低調出行,有利於計劃的實施。
……
西郊,太常寺早已搭好祭壇。
立秋日,天子劉協,緩步登上祭壇。
每年四季,天子要前往東西南北,祭祀四方天帝,為天下萬民,為江山社稷祭天祈福。
對於年幼的皇帝而言,祭祀天地是繁瑣無聊,甚至有些滑稽的儀式。
但是,對劉協而言,每年四季的祭祀,卻是他最開心的日子。
隻有這時,他才能離開囚籠般的未央宮,走出陰森的長安城,呼吸到不一樣的空氣。
祭祀天地時,董卓及其黨羽無法越殂代皰,劉協才能找到做皇帝的感覺。
而今年的秋季,更是不同以往。
劉協興奮的同時,難掩心中緊張。
邁上祭壇最後一級台階,劉協竟然失足,險些摔倒!
百官低聲驚呼聲中,劉協穩住身子,走到祭壇中央,跪伏下去。
壇下百官,全部跪地俯首。
劉協機械地誦讀完祭文,再次跪伏在祭壇上,久久不起。
他在用心禱告!
上天啊!求你可憐你的孩子吧!高祖皇帝,光武皇帝,求您庇佑您的子孫!奸臣當道,您的子孫正在過著非人的生活,求上天降憐,求先祖護佑。如能讓劉協,掙脫牢籠,脫離苦海,來年必加倍奉獻祭品……
……
天子聖駕留駐西郊。
明早,將起駕回歸長安。
酉時。
行營戒備森嚴,郭侃全身披掛,在天子行營內巡視。
文天祥捧著幾卷竹簡,準時來到行營門口。
“站住!”守衛行營大門的,是效忠董卓的西園羽林衛。對進出行營的人員,都要嚴加盤問。
文天祥道:“陛下夜讀經典,命文某解讀。”
郭侃快步走了過來。“文博士啊,快進來吧,陛下等候多時了。”
郭侃發話,羽林衛遲疑一下,閃身讓開大門。
……
天子行帳內,劉協端坐,文天祥侍立一旁。
董卓派在劉協身邊,負責監視劉協一舉一動的小宦官,束手一旁,雖然聽不懂兩人說的經典,卻認認真真地盯著皇帝的一舉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