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抑製鈣超載
正常細胞內外鈣離子濃度相差1萬倍。正常情況下,細胞內外鈣離子濃度維持動態平衡狀態。鈣離子主要通過電壓依賴性鈣通道受體介導鈣通道和非選擇性離子通道進入細胞內。病理情況下,嵌在細胞膜上的鈣通道異常開放,鈣離子大量地進入細胞內,形成細胞內鈣超載而造成細胞損害。
(一)鈣超載損害機製
神經細胞內鈣超載,激活ATP酸,ATP耗盡,細胞能量不足,同時破壞細胞膜穩定,沉積於線粒體並使其變性,最終導致細胞死亡。
血管平滑肌細胞鈣超載導致血管痙攣加重缺血損傷。
促進血小板聚集,加重腦血流障礙,使腦梗死病情加重、範圍擴大。
(二)鈣離子拮抗劑(鈣離子通道阻滯劑)
尼莫地平鈣通道阻滯劑,具有親脂性,易於通過血腦屏障並選擇性地作用於腦血管,12h內應用效果好。
用法:口服20~40MG,每日3次。靜滴2~8MG+5%葡萄糖500ml內,30~40滴/min,每日1次,連續10~14天。
尼卡地平增加細胞內。鬆弛平滑肌。
用法:口服20~40MG,每日3次。
西比靈緩解血管痙攣,維持紅細胞的變形性。
用法:5~10mg,睡前一次口服。
腦益嗪拮抗縮血管物質如組織胺等。
用法:25~50mg,每日3次。
地爾硫萆選擇性鈣通道阻滯劑,尤其對腦血管有很強的擴張作用,防止血管痙攣。
用法:30mg每日3次。
二氫吡啶類藥物,小劑量可增加急性卒中病人的腦血流量。
為競爭性受體阻滯,通過阻滯受體介導的鈣通道抑製內流。
為韓通道調節劑,抑製內流。
鈣通道阻滯劑,取自蜘蛛毒液和海洋動物。
鈣離子拮抗劑可引起體重增加、抑鬱、出現錐體外係症狀及低血壓、直立位低血壓等。西比靈引起抑鬱較常見。硫氮苯酮可引起麵紅、頭痛、惡心、轉氨酶升高,便秘等。孕婦慎用,房顫禁用。
四、興奮性氦基酸釋放抑製劑及拮抗劑
動物實驗證實腦缺血及再灌注早期,大腦細胞外液中興奮性氨基酸明顯增高。腦缺血時,中樞神經係統中海馬區缺血損害最嚴重,檢驗發現該部位受體含量最高。實驗證實外周注射大劑量的穀氨酸鈉,可引起視網膜內層大部分神經元及丘腦內側基底部的不可逆壞死。
受體過分興奮引起鈉、氯、鈣離子及水內流,導致細胞內水腫。
受體激動時,受體引起鈉離子、水內流,進一步激活親代謝受體,產生長時間延遲性持續反應,導致長時間的鈣、鈉離子及水內流、細胞腫脹。
硫酸鎂鎂離子是鈣離子的天然拮抗劑,抑製鈣內流,非特異性地拮抗受體,以電壓依賴方式阻滯八受體調控的鈣信道,抑製穀氨酸類釋放,保持神經細胞的正常氧化磷酸化反應及蛋白質、磷脂的合成。防止血管痙攣,縮小梗死麵積。增進組織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增加細胞的能量供給,維持細胞膜泵活性,防止腦細胞水腫。
方法:25%硫酸鎂10~20ML+5葡萄糖500ML,30~40滴/min緩慢靜滴,7天一療程,可連用3~4個療程。
不良反應:低血壓,腱反射減低等,使用中應注意觀察意識、血壓、呼吸、腱反射等。徐俊等(1999年)使用大鼠建立永久性腦缺血模型,在缺血半小時前及缺血後1、3、6H靜滴10%的硫酸鎂溶液,滴速為1.51ml。發現術前及術後3H給藥組腦梗死體積明顯縮小,腦組織水腫減輕,病理學檢查神經細胞接近正常,神經纖維走行清晰可見。而12h給藥未顯示腦保護作用,提出硫酸鎂具有時效關係,應在6h之前使用。
其他亞低溫、巴比妥類藥物、神經節苷脂、增強劑等均具有拮抗興奮性氨基酸毒性作用。
拉莫三嗪及其衍生物可抑製突觸前穀氨酸的釋放並抑製突觸前電壓敏感性鈣通道。動物試驗維持他未見明顯不良反應。
知苯妥英及其衍生物磷酸苯妥英抑製通道,減少缺血神經元能量需求,推遲缺氧後導致的細胞膜極化,增加抗缺氧能力。
(二氟苯噻唑)的3-異構體。能防止細胞外穀氨酸濃度增高,調節半暗區神經元興奮性並抑製穀氨酸誘發的與一氧化氮有關的毒性。
一種親脂性堿性化合物,具有拮抗恥―、通道雙重特性。
腦內抑製性神經遞質,是穀氨酸的對應調節物,可拮抗穀氨酸的神經毒性。對海馬區有顯著保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