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曉東
在尋找畫家姐姐家的路上,李小若又想起了那年夏天的午後,那一片百合花般的記憶便像水一樣漫了上來。李小若還記得,那時的夕陽像一個行動遲緩的老人,擦著西邊的山脊一點點地滑落下來的時候,李小若正坐在河邊的沙灘上,隨手就把一塊石頭扔向水麵,霎時一片金色的河麵就隨著水波碎成了一堆美麗的碎片,看得十六歲的李小若心裏竟有了酸酸的感覺。
這是有生以來第一次逃課吧,反正過完這個周六就不用再上學了。李小若明白那天離開家時父親的話。父親說,十六歲的丫頭了,也該幫家裏幹活了。讀書有啥用,以後還不照樣嫁人。
李小若不怪父親,她知道家裏的處境,父親一個人養活她們三個丫頭讀書的確是很艱難的了,更何況還有一個常年臥病在床的母親。可是十六歲的女孩子總有許多絢麗的夢想,李小若的夢想就是當一名畫家,用手中的筆把這夕陽下的河流點染成美麗無邊的夢。
周五晚自習後,李小若感到了無比的輕鬆,因為明天就永遠不用再來學校了。這時候,班主任老師卻走進教室告訴大家一個讓李小若既高興又絕望的消息:周六不放假,因為有城裏的畫家來捐贈,聽說還是一個女畫家呢。
李小若決定暫時留下來,她要看看女畫家到底是什麼樣的。
周六的中午,李小若終於看到她向往了好久的畫家,一個看起來比自己大不了幾歲的女子,一襲素潔的衣裙,恬靜淡遠的目光,像一株美麗的百合花,給人一種親切而高潔的感覺。李小若想起了自己的畫家夢,如果自己也像畫家姐姐一樣,那該多好啊。想著,李小若傷心起來,低著頭準備出教室。
那位穿黃衣服的小女孩,你叫什麼?李小若聽到畫家姐姐的聲音,抬頭見畫家姐姐正親切地看著自己。
李小若忽然感覺自己並不傷心了,她響亮地回答了畫家姐姐,並說出了自己的畫家夢。
李小若看見畫家姐姐會心地笑了,然後對班主任老師說,就是她吧,這個小姑娘眼裏的憂鬱讓我感覺她需要我來幫助她完成自己的夢想。
李小若幸福極了,她看到陪同畫家姐姐一塊來的那位大哥哥用筆詳細地記下了她的情況。李小若心頭的冰一下化開了,連頭頂的太陽都似乎在幸福地向她微笑。
李小若終於沒有失學,因為每個月她都會收到畫家姐姐寄給她的生活費。李小若有了在學校繼續待下去的資本,也有了實現她的畫家夢的動力。
後來,李小若考上了中央美術學院,成為村裏第一個到北京上大學的女孩子。在大學裏,她興奮得像一個小鳥一樣,在遊遍整個大街之後,她總是想起那個周六,想起那個給她幫助的畫家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