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文學超越於年齡(1 / 1)

——高璨散文集《你來,你去》序

周國平

我讀高璨的詩和散文,感到的是驚喜。其中有幾首詩,例如《鏡子和狗》、《悄悄的秋》、《老鍾表》,意象之飽滿,意蘊之深邃,構思之獨特,文字之簡潔,儼然經典之作,真可以和大詩人的作品媲美。她今年13歲,寫這幾首詩的時候才10歲和11歲,這使我相信,文學是超越於年齡的。

現在寫書出書的孩子很多,幾乎成為風氣,但基本上是“作文”罷了,文學的含量太少,其末流則追逐時尚,倚小賣大矯情裝酷。“作文”和文學當然是有區別的。“作文”是一種模式,體現在良莠不齊的缺乏內在聯係的“範文”之中,由校內外的語文老師們灌輸給學生。文學則是一個傳統,體現在文學史上的經典作品中,唯有自己深入其中才能有所領悟。文學是用語言藝術構築的精神世界,因此,要進入文學,一個人必須既熱愛語言藝術,又擁有豐富的內心生活,二者不可缺一。在高璨的作品中,我看到的不是“作文”,不是“兒童文學”,更不是時尚,而正是本來意義的文學。

高璨寫詩,也寫散文,而她在寫散文時仍是一個詩人。我不引述《自然所賜予我的——詩》了,你們自己讀一讀,看她談詩的特點談得多麼到位。她在另一篇文章裏追溯自己的本性:“我本屬於大自然中的風或是月或是一顆露珠或是一縷陽光,感謝上帝讓我成為了一個人。”事實確乎如此,她寫得最多的是自然風物,對之常有獨特的感應和描繪,佳句迭出。例如寫夜:“就因為這夜裏,沒有什麼比夜更為漆黑,所以蝙蝠就亮了。”寫月和雲:“月牙的兩端是玲瓏的尖,似乎將玫瑰放在上麵,都會滴出血來的那種尖。從未見過如此美麗的上弦月,她明亮,四周的雲都像拉小提琴的天使一般頭上有一圈光暈,而月亮在其中微笑,無聲,卻是歡欣的。”寫雪花:“它一生中隻有一次機會翱翔在這千萬鏡子的天地間,四周全都是自己,全都和自己擁有一樣的長相和一樣的舞步。在這樣壯觀的鏡陣中飄揚,是一種怎樣華麗之感?”

在這本散文集裏,有兩篇佳作給我印象至深。其一是寫除夕的《你來,你去》,新年的快樂太明亮了,使得舊年的消逝因為失語而更令人惆悵,一顆敏感的心中的多麼真切的感覺。其二是《清明時節》,黑衣人手中的迎春花,墓碑與花朵的鮮明對照和怪誕聯係,一雙清澈的眼中的多麼淒涼的墓園。在別的文章中,也不時出現消逝和死亡的主題,最點睛的一句是:“這個世界上也許永遠都不會出現時光的墓園,但這個世界上的一切墓園卻都是它的。”高璨畢竟是一個孩子,她的許多文章仍充滿童趣,更反襯出了這類憂思的純粹,是生命中固有的憂傷正在蘇醒。

高璨的生活狀態基本上是文學性的,她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裏,外界的一切似乎都是材料,她通過感受和沉思把它們轉換成內在財富,用語言的形式儲藏起來。因此,她寫得很多,小小年紀已經出版了好幾本書。寫得多,就不可能都好,但她一旦寫得好,就好得不同尋常。好作家也會寫出差的作品,而一個作家的文學成就是由所寫的最好作品代表的。盡管如此,我仍希望她適當地少寫一些,給非文學的日常生活留出更多時間,那對於文學其實是休養和醞釀。我還希望她不要急於尋求世俗標準的成功,而要聽從自己靈魂的指引,堅持走她自己的文學之路,寫出更多真正的好作品。

2008-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