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1 / 2)

第 50 章 四九章

天氣轉暖,草長鶯飛,正是江南一年中最美的光景,朝廷卻在商議著對該地的用兵大計。

連續幾日的爭吵,小皇帝煩不勝煩,此時在文素麵前上課也仍舊是一副憂心忡忡的模樣。

“少傅,你覺得江南之事該如何解決?”

“叛臣頑固,必須動武,這是必然,如今有青海國抵擋外患,陛下無須多慮,江東江南等地必會重歸陛下之手。”

“唉,但願吧。”小皇帝歎息一聲,懨懨的翻開麵前的書,“今日學什麼?”

文素笑了一聲:“陛下,微臣的書本知識可不行,興許還得您教微臣呢。”

“啊?”皇帝愣住:“那你要教朕什麼?”

文素恭敬地行禮:“教陛下為君之道。”

為君之道,首要為仁。

這是孔夫子的說法,然而這是對待百姓的,文素要教給皇帝的,是一套周旋之術。

——周旋於朝堂,周旋於大臣之間的策略。

不過這些並非隻是文素個人的知識,很多還來自於那本文子衿的著作。

那本書中記載的周旋一說甚為精妙,叫人歎為觀止,而文素將它與自己的見解融合之後,便成了如今要教給皇帝的知識。

不過考慮到陛下的年紀,她隻選擇了最為簡單基礎的一部分,至於其他,則要靠他後天從生活中自己去參悟了。

她對王定永說過要打造一個不一樣的帝王,可不是隨口說說的。

“對一個帝王,要想駕馭群臣,便先要了解他們每個人的特質,這在兵法中叫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禦書房中燃了上好的沉香,氣氛安寧祥和,小皇帝靜坐桌後,看著眼前一身深藍官袍的女子慢悠悠的踱著步子,侃侃而談。

“而具體要掌控每個大臣的特質,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多看,少言。”

“上位者得天獨厚,無需多言便可讓下臣口若懸河,而言多必失,必然就會暴露其本性,甚至是弱點,陛下要掌控的正是這些。”

……

“臣子眾多,必有親疏。陛下當收斂情緒,喜好者,不言其優,憎惡者,不言其劣。因勢利導,適當的臣子放在適當的地方,便會發揮最佳的效果。”

“若有心機深沉者,當有駕馭其之決心,而非避諱。需知此類人最會你退我進,陛下應當謹記。”

“……”

原本是枯燥無味的說教,文素卻也懂得引用些實例,而很多還是來自於當今的朝堂,其中亦不乏對個別大臣的特質做了分析。

小皇帝越聽越入神,直到一堂課授完,才回過神來。

文素口幹舌燥,趕忙行禮告退,打算先去找口水喝,卻被他出言攔下:“少傅為何要與朕說這些?”

已經走到門邊的腳步一頓,文素轉頭,笑了一下:“陛下心智過人,聰穎有加,隻是之前接觸的都是太過正派的學識,微臣要教給您一些旁門左道,這才算豐富您的人生啊……”

“……”皇帝抽了抽嘴角,這算哪門子理由?

臨出門前,文素又補充了一句:“微臣這個少傅隻打算教陛下三堂課,一堂是上次的玩耍,一堂是今日,還有一堂便完畢了,屆時還是請王禦史回來繼續教授您課業吧。”

“這……”皇帝莫名其妙,她已經翩然離去。

不得不說這番教育還是有些效果的,起碼第二日朝堂之上,皇帝陛下已經知道利用諸位大臣爭吵的機會來搜集信息了。

前幾次爭吵都是因為徘徊在此時要不要對江南開戰,許是好日子過久了,有些大臣竟然有些畏縮起來。後來還是攝政王發了話,才算定了下來。

這一仗,勢在必行。

而如今,諸位大臣們又開始為主帥人選爭執不休了。

要說武將,大梁上有攝政王,下有陸坊和諸位將軍,還是不缺人手的。可問題是那些人軍人出身,或多或少都與攝政王有些牽連,這讓保皇黨十分的不舒坦。

可是保皇黨大多是儒生,哪裏會領兵作戰,是以爭吵到現在也沒個結果。

丁正一兜兜轉轉那幾句,個中意思無非是該選個中間派出來,可是中間派的將領一溜看過去,名字報了一個又一個,全被蕭崢給否決了。

這一戰不同往常,至關重要。說起來朝廷準備至今,若是不能旗開得勝,叫天下百姓作何所想?

所以一定要選一個靠得住的人選。

兩方吵鬧不休,已到了不可開交的地步,連見怪了這模樣的蕭崢都捏了捏眉心,一副不耐之色。

衣袖被輕輕扯了扯,他微微側頭,看到與他同排而列的文素對他展顏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