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內勁三層(1 / 2)

呂誠舌舐下齶,氣沉丹田,小腹隨之鼓起,再將氣下沉到會陰處。然後分作兩股,沿大、小腿內側,直下足心湧泉穴。再緩慢的吸氣,小腹隨之收縮,舌舐上齶,以意領氣,從足心出發,沿小、大腿外側回到會陰部,然後提肛,將氣沿督脈過三關,上達頭頂,再順兩耳前側分下,會合於舌尖。此時恰與呼氣時的氣息相接,如此自頭頂的百會穴,至足底的湧泉穴,周而複始,循環運行。

一個周天,兩個周天,內勁在呂誠體內運行的速度越來越快。雖然天色已經大亮,可是此刻呂誠卻顧不上了,也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他緩緩睜開眼睛,滿眼都是驚喜。是的,他的內勁又突破了,達到了三層。

內勁三層與二層有著很明顯的差異,他體內丹田的氣息越來越濃鬱,而且他的經脈又被拓寬了不少。當他運起龜息術和縮身術的時候,馬上就發現充裕的內勁,讓他更加得心應手。他還試著改變自己的容貌,很快發現,不但改變容貌的時間短了,而且他對臉部的控製也更加精細。

內勁三層的前期,與內勁二層巔峰,看似隻隔著一層壁障,可實際上相差懸殊。一名內勁三層前期的實力,至少相當於三名內勁二層巔峰。也就是說,突破這層壁障,讓呂誠的實力至少增加了三倍。

但此刻,呂誠不得不去上工了。哪怕他是內勁三層的高手,可他依然還是個雜役。既然是雜役,就要有當雜役的覺悟,他發現今天好像又晚了,穿上衣服,就朝著雜院跑去。

剛出家門,呂誠突然記起了縱身術的綱要,跑步是修煉縱身術的基本功之一。因為人在跑步時,兩腿是交叉運動的,當一條腿後蹬時,另一條腿則向前擺,前擺動作和後蹬動作同時進行。前擺的要點是方向要正,並帶動臀部向前。剛開始這樣的動作讓他很別扭,但很快,他就掌握了其中的訣竅。

呂誠的後腿蹬地後,人體就騰空而起,在騰空階段,他的動作很放鬆,讓身體隨著慣性向前。在整個跑步動作中,後蹬腿的肌肉積極收縮,而在腳落地的緩衝和騰空階段,肌肉要盡量放鬆,這樣就能跑得更輕鬆、更快、更遠。

人在跑步時,腳著地一般有三種情況:腳掌先著地;腳跟先著地;全腳著地。除少數人的腳是扁平之外,大多數人的腳是弓形的,有所謂的“腳弓”。腳弓主要由骨骼和韌帶組成,其結構象個拱橋,能承受巨大的壓力,堅固而富於彈性。腳部還有很多關節,關節裏的軟骨和韌帶副於彈性,跑動中能緩解外力的震動,從而保護人體不受損傷。

跑時用腳跟先著地的話,由於要腳跟需滾動腳前掌才能進行後蹬,需要一個過程,影響了前進速度。又由於用腳跟著地,足弓的緩衝作用發揮不出來,產生較大震動,容易引起膝關節的損傷,更會引起大腦和內髒器官受到震動而損傷,所以一般跑步都不會采用腳跟著地的方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