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他會回房與嬌妻幼兒溫存片刻休息一個時辰,接著繼續訓練騎兵,冷雲猜測玉玲遲早是會有大動作的,自己要助她一臂之力,就必須嚴加訓練士兵。
秋收過後太子李昭大婚,皇宮各處是張燈結彩,紅幔遮天,沂城百姓也是個個關注太子的喜事,興奮異常,如此喜事該是天下同慶。
婚禮當天,秦二小姐的嫁妝車隊是整整排了幾裏長,嫁妝之豐厚令人咋舌。
李昭與秦二小姐拜堂成親之後,又去宗廟祭拜天地祖宗,到得傍晚才把一應規矩做完,身體已是累極,兩人回新房換下禮服,秦氏便在房中稍示休息,李昭卻還得在宴席上招待各位賓客。
李昭大婚,玉玲當然也被邀請,但是玉玲考慮到宴席辦在皇宮裏,自己不願進宮與那些達官貴人周旋,再加自己樣貌出眾,恐遇著登徒子多添麻煩,便謝絕宴請,隻送了禮。
玉玲雖已經盡量避免麻煩,但並不表示麻煩不會自己找上門來。這不,太子婚後第七天,一道聖旨降到李府,把李府眾人驚得詫異萬分。
聖旨的意思隻有一個,宣李玉玲進宮,皇上召見。玉玲跪拜接過聖旨,看著邊上等著她起身的太監侍衛,隻好硬著頭皮跟著走,連丫鬟小廝都不帶。
玉玲一時間心跳如擂鼓,神經緊張的連腦子都轉不過彎來,不知道自己又做了什麼引起皇上的注意了,好像近段時間自己沒做什麼呀。
雖然心裏緊張,但臉上卻非常平靜,跟著宣召的太監上了馬車,神情不卑不亢進退有度,使得來宣旨的太監心下讚許,不僅多看了她幾眼,卻說來宣旨的太監乃是李九。
進了宮候在禦書房外等著召見,李九進去稟報,得到允許玉玲便輕抬步進入禦書房,稍抬頭見上首書案後坐著一人,身著黑色王袍,頭戴琉璃珠串王冠,神色威嚴,年逾六十,此人必是皇帝。
旁邊側位坐著太子李昭,他看見玉玲的視線看向他,便用眼神無聲的安撫,玉玲心下大定。
她慢慢走上前站定,然後低頭下跪叩首:“皇上萬安。”
過了一會,才聽見皇上的聲音:“起來吧,賜座。”
“謝皇上。”玉玲站起來,一邊早有太監搬過凳子來,玉玲規規矩矩的坐下,頭抬起來看著皇上,這個動作幅度玉玲掌握的很好,並不會讓人覺得失禮,而顯得她態度誠懇真摯。
李昭以前就佩服玉玲,今天看到她在父王麵前自然大方不做作的態度,更是敬仰了。父王是一國之主,積威深重,王孫貴族在他麵前都是戰戰兢兢的不敢放肆,今隻有玉玲,第一次麵見皇上還能保持鎮定,實屬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