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曆大顯六年,大顯皇帝昏庸無道,貪圖享樂。朝廷內任用奸邪之臣,迫害忠良之士,至使全朝上下無一忠良,朝堂之內皆是諂媚逢迎之人,再無可為百姓著想之士。天災連年,朝廷不思賑災,救民於水火,反而增加賦稅,一時之間,民不聊生。饑寒之下,竟有百姓手持鋤頭鐮刀,進入官府管轄的糧倉之內搶糧。大顯皇帝接到上報,震怒不已,立即派出軍隊鎮壓。軍隊所過之處,不論是非,無錢無權之人通通抓捕,稍有反抗,便立即處死,百姓死傷無數。
不反也是死,反也是死,卻還有一線生機。鎮壓之勢並未恐嚇住五路可走的百姓,各地紛紛起義,以抗****。
大顯八年,楚國皇宮被攻陷,大顯皇帝自刎以謝天下。新皇登基,改國號為苜菱國,以原楚國都城為都。征戰之中,苜菱皇每攻陷一城,便將所得除去必要軍餉後,全部送予貧苦百姓,很得百姓支持,登基為帝,乃是眾望所歸。
苜菱國動蕩之時,其他四國也紛紛發動政變,不知是巧合還是天意,竟都獲得成功,並卻各自的國號為菁菱國、氺菱國、鈥菱國、菟菱國。至此,便形成了以天衍皇朝為中心,金木水火土五國環繞其周的格局。
苜菱國傳至第三位皇帝,忽的天降祥瑞,金光籠罩了整個皇宮,不久便傳出皇上喜得貴子的消息。於是,皇上此子乃真龍天子,國之福星,必將成為下一任皇帝,並帶來苜菱國走向巔峰的傳言便傳遍了大江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