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3章 一代豪傑於頔(1 / 1)

唐德宗李適貞元年間(785年正月~805年八月),燕國公、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即宰相)於頔(dí)鎮守山南東道(唐天寶中置南陽節度,治鄧州。至德中移治襄州,曰山南東道,即山南道舊治也,領荊、襄、鄧、唐、隨、郢、複、均、房、峽、歸、夔、萬等州,今湖北江以北西部、河南西南部及四川東部之地),威加一方,勢力熏灼。

金州(今陝西省安康)刺史鄭太穆修書一封給於頔,極盡傲慢無禮,書信很有文采,滿紙俏皮話,讀之令人忍俊不禁。鄭太穆是這樣寫的:

“閣下是南海中的大鵬鳥,撐天的柱子。騰空一飛日月昏暗,振翅搖動山嶽崩塌,真是天子的爪牙,諸侯中的龜鏡(即榜樣)啊!我鄭太穆扶老攜幼二百餘口,在長安和洛陽沒有落腳之地,都快凍餓而死了。守著金州這麼一個貧瘠之地,俸祿微薄,一家老小吃飯穿衣都成問題,所以實在沒轍了,想去投靠大哥您啊!請老大您暫息雷霆之威,伸把手幫幫我這個窮小弟吧,我要的也不多,對您來說簡直九牛之一毛!請您給我錢一千貫,絹帛一千匹,生活用品器具一千件,大米一千石,奴仆小廝十人,漂亮丫鬟十人即可。你老大財大氣粗,這點東西不在話下,簡直就是分一千棵樹的一片葉子給我,我都當它遮風避雨的樹蔭了;減掉四海中的幾滴水給我,就是我救命的甘泉了!”

於頔看了書信大笑不止,身邊的幕僚卻極為憤怒:“大人,鄭太穆這小子太無禮了,簡直獅子大開口嘛!臭流氓大無賴一個!”

於頔不屑一顧:“小事一樁嘛,難得他這封書信寫得妙,傳令下去,鄭太穆書信上要求的東西,減一半送他!”

名士符載隱居廬山,寫了幾幅字畫派遣童子送到襄陽城,獻給於頔,並索要百萬錢作為買廬山的錢。於頔嗬嗬一笑,照數奉送,還送了文房四寶及衣物。

秀才崔郊寓居荊州,他頗有文采但時運不濟,窮困潦倒無以為繼,向嫁到當地的姑媽求助,姑媽勢利眼,冷眼相待,崔郊隻得流落街頭賣字為生。姑媽家一位丫鬟春紅看上了崔郊,二人私定終身。春紅不但端莊秀麗,而且精通音律,冠絕漢南之地。崔郊原本想帶她私奔,卻被姑媽發現,暴打一頓,將春紅賣給了於頔,於頔很是喜愛,送給崔郊姑媽四十萬錢做贖身費。春紅色藝雙絕,於頔視為珍寶,常帶在身邊。

崔郊得知,心急如焚,經常到於頔府門外溜達,想再見心上人一麵。正巧,寒食節那天,春紅外出,見崔郊站在府門外柳樹蔭下翹首渴盼,不禁淚眼婆娑,二人對視痛斷肝腸。

崔郊不敢上前,大聲吟誦詩篇:

公子王孫逐後塵,綠珠垂淚滴羅巾。

一入侯門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有好事者妒忌崔郊的才華,把這首詩抄送給於頔,於頔看了這首詩後,立即召見崔郊。崔郊嚇壞了,卻避無可避,硬著頭皮進入於府。於頔起身相迎,拉著崔郊的手說道:“一入侯門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好詩啊!四十萬錢何足道哉,你要早告訴我這事,我早打發你的妞回去了!”

於頔立即下令釋放春紅跟崔郊回去,還把美女日常用的金銀首飾全部奉送,崔郊不禁感激涕零。成就了一段佳話。

源自唐·範攄《雲溪友議》